广播电视工程系统接地技术研究
张春礼
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新疆 844000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广播电视工程系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内容,为了进一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保障用户观看体验,本文围绕广播电视工程系统接地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接地技术内容,然后简述了广播电视系统接地的主要类型,最后分析了接地技术要点,旨在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系统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系统接地;技术应用
引言:基于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发展背景,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使用了更多不同种类的电子设施与设备,导致信号传输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接地技术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带电事故,同时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一、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概述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在广播电视系统与其电位基准之间形成低电阻通路,以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和电流回流通道。保护设备免受雷电和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时也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接地技术的实施需要考虑安全性、设备兼容性和维护便利性。施工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并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以确保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广播电视工程系统接地的主要类型
(一)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接地技术,当电气设备的绝缘外壳因破损或老化等原因而带电时,能够及时将漏电流引导至大地,从而触发保护电路切断电源,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保护接地通常与接零保护一起使用,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保护需要根据设备的供电配电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是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接地,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使在发生设备短路或电压倒流故障时,工作接地也能够有效分流,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工作接地有助于维持系统电位稳定性,减轻低压系统由于单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在设计工作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数量、种类、功率等因素,合理规划接地线路,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
(三)防雷接地
广播电视工程的防雷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的电子设备免受雷电直接击中或感应雷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迅速引导至地面,从而保护设备不受损害。在广播电视工程中,防雷接地技术包括避雷针的安装、接地体的设置、接地电阻的控制以及等电位连接等。避雷针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并与建筑物的主钢筋电气连接。接地体通常采用铜覆钢接地棒或热镀锌扁钢,并结合高纯石墨降阻粉等材料以提高接地效率。
(四)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将屏蔽层与大地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路径,引导电磁干扰电流流向大地,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干扰,屏蔽接地的实施方法包括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单点接地适用于长度较短的电缆,可以有效避免静电感应电压的影响。多点接地则适用于长距离电缆,有助于减少屏蔽环流,提高屏蔽效果。在实施屏蔽接地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接地点,控制接地电阻,并确保接地材料和连接方式可靠。
三、广播电视工程系统接地技术要点分析
(一)注意系统信号地连接顺序
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系统信号地与其他信号地的连接顺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安全地和功率地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较小,而系统信号地的接地电阻可以适当偏大。因此在连接时,应先连接安全地和功率地,然后再连接信号地。这样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安全地的连接是为了确保设备在发生电气故障时,能够迅速引导漏电流进入地面,从而触发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断路器)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事故和设备损坏。功率地的连接则是为了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电位,确保供电系统中的电压稳定,减少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些数字设备分别有独立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在接地时,应先分别对模拟地和数字地进行接地处理,然后再将它们汇聚。接地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公共接地母线,以减少地环路的影响。
(二)控制发射系统电流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发射系统的接地电流控制对于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至关重要,接地电流的不当控制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信号干扰甚至触电事故。因此,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设计必须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有效控制接地电流,广播电视工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接地技术,包括单点接地、混合接地和多点接地等方式,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电路,即工作频率小于1MHz的情况。在这些电路中,地线阻抗对信号的影响较小。而多点接地则适用于高频电路,即工作频率大于10MHz的情况。接地电阻的控制是关键,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高于4Ω,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此外,接地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到电磁兼容性,通过屏蔽接地等措施限制电磁干扰的辐射性,保护电器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机房设备接地规范
广播电视机房内的设备接地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接地不仅能够有效对外来干扰信号起到抑制作用,而且能够确保机房整体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在遇到雷电等自然灾害时,提供防雷保护,减少设备损坏的风险。在广播电视机房中,接地系统通常包括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和防雷保护接地等多种类型。直流工作接地用于提供稳定的逻辑参考电位,交流工作接地则是为了保证三相交流电的电压平衡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安全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漏电时对人员造成伤害,而防雷保护接地则是为了防止雷电对设备的破坏。在实际施工中,应确保机房内设备及机壳采用等电位连接形式连接到接地汇流排上,并通过环形接地汇流排和等电位网格等方式来实现良好的接地效果。同时机房内的桥架、线管等金属部件也应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接地,以确保整个机房的接地系统完整且有效[2]。
(四)应用三相电源中性点零点位技术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性点的接地必须稳定可靠,以保证三相电压的平衡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如果中性点接地不良,可能会导致中性点位移,进而引起电压不稳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保证中性点的接地稳定性。工作人员应遵循规范进行数字设备的接地,确保地线接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以通过设置平行的、系统外壳绝缘的接地母线来实现不同设备接地线的有效连接。在机柜内部,应合理布置接地线路,确保设备内部的屏蔽地能够良好地与机柜外壳地母线连接。由于负载电量的不均匀和不同的用电时间,三相电源可能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控,保证中性点电位在零电位附近,避免电压波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的建设中,接地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广播和电视设备运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保证系统信号地连接顺序、控制发射系统电流、规范化机房设备接地等技术内容,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胜堂.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应用研究[J].电声技术,2024,48(05):7-10.
[2]解子毅.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24,41(07):61-63.
作者一姓名:张春礼;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1月1日;籍贯:河南,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