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胡鑫

重庆市垫江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校 4083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模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讲解去学习,无法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策略

引言

新课标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性格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在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1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养成的重要性分析

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可塑性很强,利用科学的教育指导方式,能加速学生智力的发育,时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的作用下,数学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积累更多的学科知识,形成深厚的文化基础。此外,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前提。学生经过思维的发散,可以形成各种优秀的能力,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非常明显的助力作用。所以,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形成的角度上来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有意义,也是老师需要重点落实的任务。

2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2.1缺乏先进教学理念

为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当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做出调整,及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并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此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并未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存在部分一线教师依旧按照参考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的现象,在未考虑学生知识迁移水平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直接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新课改指出,要大力推进我国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就意味着广大数学教师要高效地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必须综合、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然而有少部分教师还持有应试教育理念,习惯于采用“填鸭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给学生留自主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遇到新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影响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

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3.1改进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就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教育工作者在制定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应从全局视角将各个部分的内容串联起来,并从宏观角度阐释知识含义,以实现学生思考能力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丰富课堂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则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这类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通常被学生认为是一门单调的学科,若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学生很容易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进而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热情。因此,为实现小学阶段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改进数学课程的设计,使教学素材更加多样化且富有活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2改变教学观念,因材施教,从情感上锻炼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各有不同,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表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教师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维度的学习思路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切勿过度依赖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思考,学有所获。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老师指导学生探究的目标,与学生一同探究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型的学,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3开展小组合作,进行集体讨论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与思维模式,不同的思想在一起碰撞总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开展小组合作、进行集体讨论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良好方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在布置完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出想象力,根据上节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知识迁移法,尝试着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虽然一开始有些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但是经过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他们可以通过创新性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轻松发现两种图形之间的不同与内在联系。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快速得到提升,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十分有必要。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丰富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分析知识,从而获得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登芳.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2,8(8):109-110.

[2]李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学园,2024,(3):37-39.

[3]黄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9,(2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