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理念下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资源整合与利用
江小静
广州市番禺实验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教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幼儿园阶段有效融合STEAM教育理念于自然生态活动中,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案例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与探索欲,促进其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加深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责任感。通过对STEAM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结合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的特点和需求,分析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STEAM理念;契合点;自然生态活动;整合和利用
引言:
美国作家雷切尔·卡森曾说:“如果说与自然有关的体验,那就用种子表达吧!种子长大后变成知识和智慧的果实。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各种感情和印象是种子找到使其成长的肥沃土地。幼年时期是需要肥沃的土地的时期。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日益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与情感联结。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而STEAM教育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将STEAM理念融入自然生态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成为具有科学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艺术审美和数学逻辑的未来公民。孩子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运用STEAM教育模式,引导孩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植物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与实践,从而对自然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自然生态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将STEAM理念融入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中,整合与利用各种资源,对于提高活动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探索,STEAM理念在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一套可操作的、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基础。STEAM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互补,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其核心理念包括跨学科整合、情境学习、实践探究、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等。现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研究表述:
一、关于STEAM理念与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的契合点
(一)目标的一致性
STEAM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两者的目标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培养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致性。
(二)内容的相关性
STEAM教育涉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而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涵盖了自然科学、生态环境、动植物、地理等内容。这些内容与STEAM教育的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可能。
(三)方法的通用性
STEAM教育强调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而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也注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探究等方式来学习和体验。这些方法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通用性。
STEAM教育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这与自然生态教育不谋而合。通过STEAM理念,可以将这些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探索自然生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动植物的习性,还能学习到科学原理、工程设计、艺术表达和数学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STEAM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然生态教育同样强调幼儿的动手实践。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或户外生态区,幼儿可以亲自种植植物、观察动物、进行简单的生态实验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TEAM教育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而自然生态教育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幼儿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例如,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理解光合作用等科学原理;在观察动物时,可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态关系等。自然生态教育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这与STEAM理念中的“技术”和“工程”元素相结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例如,在种植植物时,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绿色生态、节能减排等概念;在观察动物时,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等。STEAM理念与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在跨学科融合、实践探索、情境学习、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契合点。通过将STEAM理念融入自然生态教育中,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调查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资源整合与利用
自然生态教育有助于幼儿建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其观察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同时,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与探索空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种植与观察活动
许多幼儿园会在园内种植各种植物,如花卉、树木和蔬菜等,供幼儿观察、认识、游戏。这些植物的选择往往基于其发芽周期短、生长迅速、变化显著的特点,有利于幼儿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并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的自然资源,如花草树木、土壤、水、空气、阳光等,开展自然观察、自然实验、自然游戏等活动。例如,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园、养殖园,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养殖活动,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组织幼儿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场所进行参观、考察,了解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自然材料收集: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天然材料,如石头、树叶、贝壳、蔬菜、瓜果等,用于科学活动、美工活动和游戏活动中。
(二)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也是可利用开展活动的好选择
幼儿园会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大自然教育提倡者哈蒙曼指出:“户外教室的墙可以随幼儿的兴趣、意愿无限拓展,户外教室的天空可以随着时间及季节改变。”如公园、花园、森林等,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和探索。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的合作,为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环保产品研发、环保公益活动等;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生态研究等;与周边社区合作,利用社区公共设施和资源,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职能和服务。
(三)家长资源也是可整合利用起来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分享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如家庭成员的职业、家庭传统等,促进家园共育。积极邀请家长、社区志愿者、专家学者等参与到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中来,为幼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例如,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开展亲子自然活动,如亲子种植、亲子观鸟等;邀请社区志愿者到幼儿园举办自然知识讲座、自然科普展览等;邀请专家学者到幼儿园进行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生态研究等。
三、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中的STEAM融合实践应用案例
通过现场观察、幼儿作品分析、教师反思日志及家长反馈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分类与解读,以揭示STEAM理念在自然生态活动中的实施效果及幼儿发展的变化。
案例一:“小小园艺师”
活动设计:活动以科学种植为基础,融入艺术创作元素。幼儿通过亲手种植蔬菜或花卉,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同时利用自然材料(如树叶、花瓣)进行创意拼贴画或泥塑制作,展现对植物的独特理解与想象。
实施效果:幼儿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种植技能,还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培养了耐心与观察力。艺术创作环节则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案例二:“我的大树朋友”
活动设计:活动结合地理探索与数学测量,引导幼儿寻找并观察一棵大树,了解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并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树干周长、树高等数据,尝试绘制大树的简单地图或三维模型。
实施效果:幼儿通过实地探索,增强了地理空间意识与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对大树的深入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激发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案例三:“昆虫观察日志”
活动设计:活动以科学观察为主,结合艺术记录。幼儿携带放大镜、观察笔记等工具,在户外寻找并观察昆虫,记录昆虫的外形特征、行为习性等,并尝试用画笔或相机捕捉昆虫的美丽瞬间,创作昆虫观察日志。
实施效果: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力与记录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昆虫及生态系统的认识与尊重。艺术记录的方式则让幼儿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锻炼了艺术表达能力。
将STEAM理念融入幼儿园自然生态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与好奇心,促进其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活动也增强了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培养其成为未来社会的绿色公民奠定了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深化STEAM理念与自然生态教育的融合,开发更多元化、更具针对性的活动案例,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需求。同时,加强家园合作,共同营造关注自然、尊重生命的良好氛围,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5):4-10.
[2]韩苹.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建构游戏推进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11):51-54.
[3]林虹娟.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建构活动的实施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1.
[4]夏琴.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295.
[5]何琳.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J].文理导航(下旬),2021(08):1.
[6]胡震宇.基于自然教育融合的四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9(21):25-26.
[7]张绿枝.融合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3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