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库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优化与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何毅

四川德懋农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37600

摘要:水库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是保障大坝结构安全与防渗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灌浆材料、设备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分析了灌浆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的施工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还提升了大坝的整体安全性。此外,这些改进措施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关键词:水库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程安全

引言: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承担着调节水资源和防洪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大坝使用年限的延长,防渗性能和结构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帷幕灌浆施工作为防渗措施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安全运行。当前,灌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通过对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深入研究与优化,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此项研究旨在为大坝的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库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现状与挑战

帷幕灌浆是以减小渗流量或降低扬压力为目的,水库大坝的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是保障大坝安全性和防渗性能的关键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传统的灌浆方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首先随着大坝使用年限的增加,原有的建(构)筑物逐渐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其防渗性能下降,尤其是在高压水环境中,渗漏问题愈加严重。这种情况下,灌浆施工的必要性愈加凸显,然而,传统技术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设备应用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导致质量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大坝的整体安全性。因此,了解现阶段的工艺技术和存在的挑战,对于推动帷幕灌浆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

当前帷幕灌浆施工中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材料的适用性问题,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需要选择适宜的灌浆材料,以确保其与基岩的粘结性,从而保证抗渗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如灌浆压力的控制、灌浆速率的调整、灌浆的先后顺序等,都需要精确把控,以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和渗漏。同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例如施工过程中的气温变化、湿度影响以及水位波动,都可能对灌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材料的适应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积极探索优化措施,致力于提高帷幕灌浆施工的技术水平。通过引入新型灌浆材料,提升灌浆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此外,结合现代施工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灌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钻孔→裂隙冲洗→压水试验→灌浆→质量检查的工艺流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隐患,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因此,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优化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需求,更是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二、优化灌浆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策略

在水库大坝的帷幕灌浆施工中,灌浆材料的选择与施工工艺的优化是确保大坝安全和防渗性能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灌浆材料被引入到施工中,如聚合物改性水泥浆、高强度灌浆料等。实践中充分考虑水库大坝的具体情况,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水泥等结合料品种及浆液配合比,采用高速搅拌机拌制浆液,并按照配合比添加砂、粉煤灰、膨润土等掺合料与外加剂。搅拌时间需按照浆液的类型与搅拌机的性能而进行明确,需控制在30秒以上。为保证浆液质量,施工采取集中制浆和分散输浆互相结合的方式。

施工工艺的优化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灌浆方法往往存在压力控制不精确、灌浆速率不稳定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灌浆质量,还可能导致施工风险。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可以采用效果更好的循环式灌浆方法,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例如,利用自动化灌浆设备,实时监测灌浆过程中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确保灌浆过程的稳定性。此外,合理安排灌浆顺序,做到分排施工、分序加密,可以有效避免因施工间隔过长导致的裂缝和渗漏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灌浆速率,能够更好地填充土(岩)体中的空隙,提高灌浆的均匀性,从而增强防渗效果。

在优化灌浆材料与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包括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以及灌浆后的质量检查、评估,能够有效识别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此外,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提升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增强施工团队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施工水平。因此,优化灌浆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更为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在帷幕灌浆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大坝的防渗性能和整体安全性,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材料进场检测是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所有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进行严格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等结合料作为灌浆的常用主要材料,其密度和表观密度、细度、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水化热、泌水率等主要性能指标需满足设计要求。此外,浆液配合比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灌浆效果,需依据地质条件先进行试验。与此同时,还应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质量隐患。

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是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灌浆过程中,需持续监测灌浆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关键参数,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状态,据实调整施工参数,确保灌浆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控制灌浆压力在设计范围内,可以有效避免因压力过高而引发的地表抬动或冒浆问题。同时,合理调节灌浆速率,确保浆体能够充分渗透到土(岩)体的裂隙中,形成有效的防渗屏障。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进一步增强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施工完成后的效果评估同样不可忽视。灌浆后的质量评估主要通过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手段进行。常采用压水试验等方法对灌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防渗性能达到设计标准。同时,结合施工记录和监测数据,对灌浆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定期的后续监测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渗漏或结构问题,从而保证大坝的长期安全运行。

结语:

在水库大坝帷幕灌浆施工中,优化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强化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估,是确保大坝安全和防渗性能的关键。通过引入新型材料、自动化施工设备,以及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全面评估灌浆效果和持续监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也为未来工程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现代技术在传统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毅,刘田珂.病险水库大坝加固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24,50(02):135-137.

[2]郭逢源.水库大坝防渗帷幕灌浆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2(11):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