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陈煜枫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旨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设计也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以其系统性、连贯性和实践性优势,为小学体育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的设计意义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通过项目化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育运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大单元教学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在应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导向原则,明确作业设计目标,确保作业内容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二是整合性原则,注重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整合,形成连贯、系统的作业设计体系;三是实践性原则,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核心素养;四是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1.明确目标,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中,首先要明确作业设计目标,确保目标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衡量的作业目标,确保作业内容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作业设计目标应涵盖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设计针对性强的作业,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例如,可以设计以“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为目标的跑步项目化作业,通过定时跑步、间歇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跑步技巧,提高身体素质。

在篮球教学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的“接力比赛”项目化作业。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比赛,通过比赛过程中的配合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还可以设计“篮球技巧挑战赛”项目化作业。作业目标为掌握篮球基本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技巧练习,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并在练习后进行小组对抗赛。通过挑战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比赛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2.整合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合教学内容是设计大单元项目化作业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大单元主题,将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系统化的作业体系。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连贯、系统的作业设计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主题,将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串联,通过设计一系列层次递进、相互关联的作业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

如在足球教学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从基础脚法练习到小组对抗比赛的作业设计体系。首先,进行基础脚法练习作业,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接着,设计小组配合练习作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术意识;最后,进行小组对抗比赛作业,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

又如在田径教学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田径全能小将”项目化作业。作业内容涵盖短跑、长跑、跳远、投掷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作业任务和评价标准。学生需要按照作业要求,逐步完成各个项目的练习,并在最后进行综合测试。通过系统化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田径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

3.注重实践,加强反馈提升效果

实践性是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的重要特点。教师应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核心素养。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测试评估、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如在跳远教学大单元中,设计以“提高跳远成绩”为目标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跳远练习后,教师记录学生的跳远成绩并进行反馈。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分享跳远技巧和经验。通过实践性作业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掌握跳远技巧并提高跳远成绩。

又如在体操教学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体操动作创编与表演”项目化作业。学生分组进行体操动作的创编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体操技能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实践性作业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掌握体操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作业设计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注重评价与反馈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身心健康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一策略的应用效果和改进方向,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陆煜.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大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J].体育视野,2023(12):129-132.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阚文玉.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