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促进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

刘婕

天津市公众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本文聚焦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促进服务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阐述了党建联建共建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多个基层党组织在党建联建共建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如联建机制的完善性、资源整合的深度与广度等。提出了包括构建长效联建机制、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思考方向,旨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服务效能;资源整合;社会治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与治理挑战。党建联建共建作为一种创新的党建工作模式应运而生,其对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通过不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合协作,能够打破地域、行业等界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凝聚起更强大的服务力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确保党建联建共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持续发挥其促进服务的作用,仍存在诸多需要深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深入剖析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促进服务的实践情况,探索其优化路径与发展方向,有助于基层党组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践行党的宗旨,为构建和谐基层社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促进服务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区域型党建联建共建案例剖析

在某城市的社区区域党建联建共建实践中,多个社区党组织联合周边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构建区域党建联盟。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建设、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事宜。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社区党组织协调住建部门党组织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政策解读,辖区企业党组织捐赠改造物资,机关单位党组织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宣传与矛盾调解工作。这种区域型联建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党组织的地缘优势,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高效解决了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社区整体治理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也增强了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格局。

(二)行业型党建联建共建案例研究

例如,A 市公交集团党委积极探索行业型党建联建共建模式。与公交沿线社区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 “公交进社区,服务暖人心” 活动。一方面,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公交站点引导乘客文明乘车,协助维持秩序;另一方面,公交集团党员驾驶员深入社区,为居民讲解安全乘车知识与公交新线路规划。与公交车辆维修配件供应商所在党支部联建,成立 “技术攻坚小组”。共同攻克新能源公交车辆维修技术难题,降低维修成本与车辆故障率,保障公交运营安全与准点率。还和交通管理部门党支部携手,优化公交专用道设置与交通信号灯配时。通过多方党建联建共建,A 市公交集团提升了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增强了党组织在公交行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为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公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与示范。

(三)跨领域党建联建共建案例探讨

某地区探索跨领域党建联建共建,将农业农村党组织、文化旅游企业党组织与科研院校党组织联合起来。农业农村党组织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文化旅游企业党组织负责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科研院校党组织提供农业科技与文化创意支持。例如,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科研院校为乡村农业产业升级提供种植养殖新技术,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文化旅游企业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民俗体验、田园观光等旅游产品,农村党组织组织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与农业生产。该跨领域联建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不同领域党组织合作促进区域综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联建机制不完善

当前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中,联建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部分联建组织缺乏明确的章程与规范的组织架构,导致决策流程不清晰,在面对重大事项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联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界定模糊,例如在资源共享、任务分配等方面缺乏具体规定,使得合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与纠纷。而且,联建活动的计划性与持续性不足,往往是临时性、碎片化的活动较多,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规划与目标,难以形成长效的联建合力,制约了党建联建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服务效能的持续提升。

(二)资源整合不足

资源整合不足是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信息资源共享不畅,各联建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机制,对彼此的资源优势、需求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导致资源闲置与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并存。另一方面,物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如场地、设备、资金等物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统筹利用,部分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一些党组织因资源匮乏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三)服务协同性差

在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实践中,服务协同性差较为明显。各联建党组织在服务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缺乏协同意识与整体布局,往往各自为政,服务内容与目标缺乏一致性与连贯性。例如,在社区服务中,不同党组织提供的服务可能存在重复或空白区域,没有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服务标准与流程也不统一,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居民在接受服务时体验感不佳。而且,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时,联建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作战机制,难以快速整合力量、调配资源,无法高效地提供综合性、系统性的服务,影响了党建联建共建服务的整体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促进服务的策略与思考

(一)构建长效联建机制

构建长效联建机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的关键。首先,制定完善的联建章程与规则,明确联建组织的宗旨、目标、组织架构、成员权利义务等内容,确保联建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如通过民主协商、投票表决等方式,公平公正地处理联建事务。其次,制定长期合作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将党建工作与服务目标细化分解,明确各阶段的任务与责任人,使联建工作有序推进。再者,强化监督评估机制,对联建各方的工作进展、资源投入、服务成效等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保障联建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党建联建共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四、结语

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在促进服务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与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其内涵、重要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实践案例的全面分析与问题总结,我们明确了进一步加强的方向与策略。构建长效联建机制能够为党建联建共建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可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则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在未来的发展中,基层党组织应不断探索与实践,持续优化党建联建共建模式,以更加高效的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贡献基层党建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光明. 基层党建联建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 党建研究, 2020, 30(5): 44 - 49.

[2] 李华. 区域党建联建促进社区服务提升的探索[J]. 社区治理, 2021, 25(3): 55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