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张宁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户木中学 072557
初中物理课堂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实现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近些年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将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在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应该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呢?本人结合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一课进行了探索。
一、充分备课,准备教学资源
《电流的测量》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第4节,主要知识内容分为两部分:电流的强弱和电流的测量。本节在电学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学生动手测量电流大小是电学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九年级学生刚认识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此时学生对电路认识仅限于会区分串并联电路。在此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并且学习使用第一个电学仪器:电流表。所以对学生来说略有难度,并且没有接触过实际电路,可能不会连接电路,所以对本节课充满好奇心。面对这样的学情,如果只按照原来的老套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是无法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故本节课把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设置为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测量电路中电流。若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启发,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设备。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等利用搜索工具查询和下载电流表使用方法视频,物理线图等资料,此举既能提供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又能解决学生已有经验的困惑,如图1网络相关视频和物理线图所示。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使用网络查询和预习电流表使用,拓宽知识面,获取更多信息,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构建信息技术的物理课堂
在课堂导入环节,打破常规的教学形式,通过两个视频形成可视的情境。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灯泡电流强弱不同”和“闪电电流”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引入电流的概念,激起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短片,并在观看前明确要求,“观察同一灯泡亮度有何不同”以及“LED灯与闪电电流有何不同”。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能创设更直观的情境,所用视频与教师的讲述、清晰的问题紧密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强调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大胆创造,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物理实验课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落实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要求。本节课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借助信息化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一)强化观察,突出特征
学生观察电流表实物,多媒体展示电流表结构,并且标注重点。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是要会观察器材特征并提起注意。“电流表由哪几部分构成?量程有何特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边听教师边利用一体机白板的勾画圈点功能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结构,加深学生对电流表的认识。最后利用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进一步介绍电流表的功能。
(二)探究实验,精准引导
进入实验探究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提供便利。首先,教师利用课件布置任务要求:第一,设计电路图并且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第二,改变电流表在串联电路中的位置,观察示数是否变化。
其次,学生在设计电路时利用希沃白板里的学科工具,在物理线图上绘制电路图,检查无误可以考虑连接实物。由于之前的学习没有让学生进行过实物连接,所以需要在学生确认好电路图之后注意下连接实验器材的细节问题,利用的是播放实验视频,学生看完之后连接实物图,检查完之后闭合开关,观察实验现象并读数。
实验结束后,抽选小组进行实验结果的分享,抽取小组利用的是班级优化大师软件中的抽选功能,被选中小组代表利用多媒体展台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抽选过程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最后的教学评价利用的是课件习题练习,教学一体机展示习题,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习题,兼顾个体进行指导,做到当堂清。
四、教后反思,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课后调查显示,所有学生认为本课中多媒体素材、教学一体机及社交网络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自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8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促进了实验设计技能。反思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认为还有以下突出特点:
教师可以发布一些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依据课上学习改进个人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利用的单个终端软件的局限性,主要是以下方面:软件希沃白板5是一款针对课件制作的智能终端软件,对于学科工具中模拟实验,现有可进行模拟的实验数量很少,所以可以拓宽思路,将网页或者网络终端得到的实验视频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机融合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空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直观经验,打破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的难题,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理念对实践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管理认知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和必要价值。依据物理教师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科学地深度融合和加工,全面发展和提升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学校可以设置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任务,令物理教师承担调查研究、课堂教学等角色,以此为牵引,不仅能够促进学习方面信息技术应用的任务顺利完成,也承担着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探究等工作,综合发展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就要对物理教师有足够的包容之心,激励物理教师在改正错误的循环过程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强化个人的信心,了解其中的规律,提高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