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阶思维培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问题情景的创设

作者

何显军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638000

摘要:问题情景创设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精准立题、情境导入、支架式教学、评估反馈等策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研究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为例,具体阐述各策略的原则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问题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师应根据学情灵活选择策略,优化问题设计,为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阶思维;问题情景;英语教学;思维培养

引言:高阶思维能力是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其学业发展与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应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然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究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机会,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受限。问题情景创设为摆脱这一困境提供了思路。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与真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互动交流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基于此,本文聚焦问题情景创设,从高阶思维培养视角探讨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与路径,为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参考。

一、精准立题,引导探究

在问题情景创设中,精准立题是首要环节。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提出假设并尝试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1]。以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中的Reading for writing环节为例,教师可围绕"What's your cup of tea?"这一有趣而贴近生活的话题展开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浏览几张与茶相关的图片,如茶园、茶具和品茶的情景等,然后提出核心问题"What do these pictures have in common?",启发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共性,引出茶文化这一主题。接下来,学生阅读Feng Tao和Emma Jones的文章,分别讲述了中国和英国的茶文化。教师适时提出深度问题"What does tea mean to Feng Tao and Emma Jones?""What does the title'What's your cup of tea?'mean?",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体会茶之于作者个人的情感与记忆。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不仅加深了对茶文化内涵的领悟,也提升了语篇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思考"Do you agree that tea is more than a drink? Why or why not?",学生在连接文本与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学以致用。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原动力。为此,教师应在问题情景创设时注重情境导入,生动呈现问题情境,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望[2]。以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为例,在导入植物主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植物的图片,并配以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见到图片,顿时眼前一亮,纷纷讨论起来。教师抓住时机,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I can see a sunflower!""That's a cactus!""I see many green plants!"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进一步追问:"How do you usually eat them?"引导学生将这些植物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My mom always cooks bamboo shoots. They are delicious!""I love eating sunflower seeds when watching TV."学生分享着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对植物产生了亲切感与好奇心,自然而然地引出了"Plants give us a colorful life!"的认知。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植物主题的距离,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欲望被点燃。教学过渡自然而流畅,接下来教师只需顺势而为,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持续探究,必能收获满满。

三、支架式教学,逐步放手

在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问题的开放性和复杂性而感到困惑与迷茫。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难度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引导,帮助其逐步建构知识、发展思维[3]。以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的Grammar环节为例,该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表达将来事件的语言结构,培养学生从语言形式到语篇功能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列举课文中的例句"He's going to start work in the plant.""Workers will take a rest.",并归纳出使用going to和will的语法规则。这一环节搭建了语言形式的支架。随后,教师提供几个关于植物作用的通用句式,如"Without plants,will...""...is useful for...""...need...to...",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句型操练,内化语言结构。紧接着,教师结合Useful expressions如"influence""mean a lot to"等,设计开放性的任务:完成How plants influence our life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分组展示讨论,引导学生评价彼此的语言表达,并给出改进建议。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在同伴互助中不断提高。在这一系列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从词汇、句型到语篇的语言支架,引导学生由词句学习过渡到语境运用。

四、评估反馈,促进发展

评估反馈贯穿于问题情景创设的全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效、优化探究路径的关键一环。在评估中,教师应利用同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多元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同时,评估不应局限于结果,更应关注过程。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探究中的闪光点,给予具体、积极的反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则要耐心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的Poster making活动为例,学生分组完成"The power of plants"海报设计,并运用本单元语言介绍植物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交流碰撞完善设计。对个别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也要循循善诱地予以纠正,悉心引导其修正。优质而频繁的评估反馈,能加速学生在探究中的成长,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思考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学生经由反思对知识和能力形成更清晰的认识,进而调整学习策略,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结语:高阶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思辨表达与跨文化理解至关重要。问题情景创设为高阶思维培养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地选择精准立题、情境导入、支架式教学、评估反馈等策略,为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创造最佳契机,引领他们从浅层理解走向深度探究、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建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语言基础、宽广国际视野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郭树杰.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英语阅读情景式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40):37-38.

[2]阮剑霜.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策略[J].校园英语,2021,(45):159-160.

[3]丁明智.如何构建初中英语情景创设教学模式[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