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分析
王鑫茹
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二部,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了传统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改理念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阐述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优化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详细介绍了各维度下多种具体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以实现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英语课堂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快速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只要求发展学生的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由此提高英语核心素养,建设高效的英语课堂。要从根本上实现新课改目标,促进英语初中阶段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步发展学习和实践英语的学习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更多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1教学理念转变: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1.1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
在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英语基础。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不再采用统一标准的问题,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分层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词汇理解或句子翻译问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如对英语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或对英语文化现象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动力。
1.2角色转换意识的积极树立
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英语知识的奥秘。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只是适时地给予一些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当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鼓励他们通过查阅字典、回顾已学知识或互相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角色转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方法创新:推动高效课堂构建
2.1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如在教授英语购物用语时,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商店,摆放一些简单的商品道具,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对话练习。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讲解英语故事或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学生营造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氛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涵,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2合作学习法的合理开展
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6名学生组成,确保小组内成员各具优势,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定一个写作主题,如“我的梦想假期”,小组成员先各自进行头脑风暴,构思写作内容,然后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确定文章的结构、要点和写作思路。在写作过程中,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检查语法错误、提供词汇和语句建议等。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文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从同伴身上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2.3任务驱动法的巧妙实施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英语语法纠错小能手”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些包含语法错误的英语句子或短文,让他们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然后解释错误的原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再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布置一个“单词创意拼图”任务,让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制作一幅拼图,每个拼图块上写一个单词,并能用这些单词编写一段故事或短文。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词汇。
3教学评价优化:保障高效课堂实施
3.1多样化评价方式的采用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应增加口语测试、听力测试、小组项目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例如,在口语测试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从语音语调、流利程度、表达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小组项目评价中,根据小组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合作情况、任务完成质量、创新点等进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则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情况、回答问题的质量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片面性,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3.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等,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终结性评价则主要以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形式进行,对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4总结
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与创新。通过贯彻以生为本理念、转换教师角色、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推动高效课堂构建;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保障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杜新院.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23,(05):222-224.
[2]孟凡荣.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A]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五)[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