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健康视域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作者

吴婧琪 金美伶

(牡丹江医科大学 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摘要:在大健康视域下,互联网医疗作为推动健康服务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备受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短缺与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性愈加明显。互联网医疗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成为解决现阶段医疗问题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状况,识别出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监管不足、数据安全问题及用户信任等,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和理论支持,从而推动整体医疗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关键词:互联网 医疗 大健康 慢病预防

引言

在当今社会,“大健康”理念已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健康状态。国民的健康水平不仅是个人幸福的基础,更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实施,为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结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推动健康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互联网+大健康”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医疗服务在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转变,这一模式以便捷、高效为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医疗选择,同时也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健康管理的全面提升。互联网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患者隐私保护、服务质量及监管等诸多挑战。    本研究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梳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大健康视域下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与未来前景,旨在揭示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大健康概述

1、大健康的定义与内涵

大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健康理念,它突破了传统医疗的局限,将健康视为一个涉及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概念。大健康理念强调,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一定义不仅涵盖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涉及了健康促进、康复、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大健康的框架下,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预防以及心理健康。这一理念不仅要求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还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维护健康的良好氛围。通过实施大健康战略,可以有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2、大健康与慢性疾病的关系

慢性疾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健康理念与慢性疾病管理密切相关,它强调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医疗干预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大健康视域下,慢性疾病管理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医疗手段,而是更加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4]同时,利用互联网医疗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监测、健康咨询和个性化治疗,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3、大健康战略的重要性

实施大健康战略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健康战略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战略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转型升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3]。通过实施大健康战略,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向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大健康战略也有助于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健康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等多个领域,通过实施大健康战略,可以推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1、现状分析

当前,互联网医疗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到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服务模式日益丰富。在线问诊平台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站,随时随地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这类平台通常提供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方便患者与医生进行互动交流。部分平台还提供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医疗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跨地域共享,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方式,患者可以在本地接受专家的诊疗服务,避免了长途跋涉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远程医疗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健康管理APP通过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如体重、血压、心率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部分APP还提供运动计划、饮食建议等增值服务,帮助用户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健康管理APP还可以作为医患沟通的平台,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测和指导。

2、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

尽管互联网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互联网医疗涉及大量的个人健康数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首要问题,一旦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将对患者的个人隐私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完善隐私保护政策,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但法规政策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互联网医疗服务尚未纳入医保体系,导致患者在使用这些服务时面临经济压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需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互联网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优质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仍然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2]因此,如何通过互联网医疗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医疗的便捷性使得医患沟通更加频繁,但也带来了医患信任问题,部分患者对在线医生的诊疗水平持怀疑态度,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医生资质审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

三、互联网医疗的前景研究

1.前景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智能问诊、影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实现医疗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帮助用户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状况,融合式发展互联网医疗将与传统医疗体系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等,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互联网医疗还将与健康产业、保险业等跨界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体系。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政策的推动,通过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互联网医疗将成为解决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医疗将实现更加普惠的发展。

2、发展建议

(1)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强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持续投入资金和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加强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法规政策体系,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法律地位、监管要求和医保政策等,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3)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配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流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4)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形成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互联网医疗与健康产业、保险业等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国际化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医疗在大健康视域下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尽管如此,目前依旧面临医疗质量不均、法律监管滞后、患者隐私安全等多重挑战。为了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医疗机构及互联网公司的协同努力,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行业标准,确保患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推动医疗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公众宣传和教育,也是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通过多方合作与持续改进,互联网医疗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健康服务,助力实现更全面的大健康目标。

参考文献

林淑周.“大健康”理念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05):31-36.

[2]李俊,王韬.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系统性大健康工程管理的必要性[J].智慧健康,2021,7(35):1-5.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1.35.001.

[3]苏红,朱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路径的价值关注:价值健康[J].中国卫生经济,2020,39(6):18-21.

[4]吕兰婷,林筑,张延.我国慢性病防控与管理研究的十年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1):3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