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云南勐约乡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渠道拓展的探析

作者

马立 张蕾 张云华 高思敏

(昆明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云南省各地乡村发展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乡村振兴过程中资金保障一直是困扰地方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文理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分析,探讨了勐约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提出以乡村振兴专项债投向支持领域为切入点结合“勐约计划”项目群进行谋划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资金渠道。

关键词:乡村振兴;资金;三下乡;专项债;勐约乡

一、引言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云南省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资金保障依然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之一。本文基于昆明文理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分析勐约乡乡村振兴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情况,探析如何进一步拓宽当地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渠道。

二、勐约乡乡村振兴项目现状

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以昆明文理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为载体,实践团队成员围绕乡政府、营盘村、帮中村及温泉村等地,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采访访谈等方式,调查了解近年勐约乡乡村振兴项目类型及资金来源情况。

当地乡村振兴类项目类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项目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投入和各类形式的资金补助。在乡政府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融资途径窄是勐约乡乡村振兴的主要面临的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乡村经济在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才能实现产业兴旺,农产品产出稳定,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民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良性经济循环发展。

三、乡村振兴专项债券政策背景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规范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已做为弥补农村融资不足、助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金融工具。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范围有: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处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事关农业稳产保供、种业创新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急需、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村庄整治,农业全产业链优质品种、专用农资和基地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乡村产业及其他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得乡村公益性项目。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对口申请部门为省级财政,申报发行实行发改委和财政部双线管理。其中:发改委的审核重点为项目是否符合投向领域,是否符合国家规划、行业政策、区域规划,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是否与区域发展需求相适配;财政部的审核重点为:项目是否可实现项目收益与融资自平衡,项目收支来源的设定是否科学有理有据,项目的投资建设是否与地方偿债能力适配,是否会产生隐性债务风险等。

四、勐约乡乡村振兴项目专项债谋划注意问题及建议

勐约乡政府要以有限财力撬动金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考虑用好用足乡村振兴专项债政策,逐步拓宽投资领域、完善融资渠道。根据本次“三下乡”实践调研情况,结合以往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项目经验,从项目立项维度提出谋划注意问题及建议。

从以往项目谋划经验看,专项债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运用主要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项目收益能力差,导致财务分析时项目自身现金流平衡难的问题;二是项目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失衡,制约乡村振兴地方专项债发挥融资效用。因此勐约乡在谋划乡村振兴项目专项债时可结合本次“三下乡”实践成果“勐约计划”中具体项目进行整体规划。

(一)以乡村振兴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范围内的项目为基础,统筹国家规划和区域规划纵向衔接

立足勐约乡本地实际,因势而谋,在上位规划体系中推动项目落地。将“文旅融合”作为带动勐约乡未来经济的撬动点。通过深入挖掘勐约乡传统文化,项目计划形成“两点(弹)一心一区连一带”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村民参与艺术及文旅发展相关工作,发展以文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创建特色项目及创新空间格局和消费模式等来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低-中-高端全面覆盖的边境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区,实现地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充分挖掘项目收益来源并注意与项目建设内容的匹配

对规划旅游产品进行升级,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打造水-陆-空三个层次全面辐射的消费格局。结合勐约乡区位优势,在乡政府所在地龙江水库边打造水上目瑙纵歌广场,结合景颇族牛角银火(火舞)、苏格兰风笛演奏及景颇族银袍舞等打造水上展演项目。充分发掘龙江水库旅游潜力,在水面打造景颇渔舟唱晚旅拍、水面漫游(苏格兰风笛、太阳宫、犀鸟等主题竹船)、低空飞行、天空之境等消费产品。发掘勐约乡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独具景颇族特德的沙拉曼卡街区(景颇族吉普赛)。在乡政府干道街区打造乡村集市、玉石产品、地摊经济、风笛主题咖啡吧、苏格兰风笛主题餐饮、水吧、轰趴、户外露营等消费项目。

(三)增强项目供需要素匹配度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分析:人力资源要素方面,勐约乡人口空心化严重,人口外流严重,留在本地的多为老龄人口和儿童,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受限等问题;资源要素方面,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但是具备较好的文化底蕴和景颇族的民族文化资源。

项目同步规划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强文化认同感,村民参与“五个一”工程,村民穿民族服装、学一门技艺、学一个舞蹈、用汉语讲一个景颇族民间故事、学会用 “目瑙纵歌”宴,鼓励村民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升民族自信及文化认同,从而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下去。

五、结语

拓展资金渠道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力保障。可将“文旅融合”作为带动勐约乡未来经济的撬动点,积极谋划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整合资源,积极谋划乡村振兴专项债项目,深入挖掘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打包推进全乡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