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

作者

卢静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解读,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同时,结合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特征,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路径探索。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内涵解读;内在联系;相互促进关系;

一、引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终极目标,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需求,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内涵解读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出发,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并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路径探索。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与内涵解读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复兴的意识和梦想。从大汉到盛唐,从宋朝到明清,中华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回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现中华民族的辉煌,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与阐释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出的。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强调“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全新的历史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经济复兴,而是要实现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简单的国家强大,而是要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全面提升。它不是简单的民族崛起,而是要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地位的全面提高。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内涵解读

1.经济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

2.政治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国家稳定。

3.文化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是弘扬中华文化。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4.社会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任务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加强社会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意义和影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这一目标明确了国家治理的方向和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将推动政府、社会和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需要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撑和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相互促进关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和实现需要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紧密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展开。只有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路径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顶层设计: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时,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明确各自的任务和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

2推动制度创新: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3.加强能力建设:要提高政府、社会和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同时,要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治理的水平和质量。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制定

该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制定,旨在规范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条例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等方面的要求,明确了违反城市规划的法律责任。该条例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城市规划管理,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案例二: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制定

该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制定,旨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办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程序、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明确了违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责任。该办法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治建设不仅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能够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为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治建设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蔡卓男,寇慧琳. 强化法治思想引领  完善多元工作体系  构建结算支付事业法治建设新格局[N]. 济南日报,2023-09-21(003).

[2]李辉.央企法治建设新标准[J].法人,2023(09):76-77.

[3]赵文聘,万志彬.基层法治建设整体性动员的示范创建路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05):11-21.

[4]闫竑羽,吕星宇.德法合治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依据与路径[J/OL].行政与法:1-10[2023-10-06].

[5]张亚楠,马幸荣.数字化转型推动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研究[J].新东方,2023(0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