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技术探析
修凯
山东顺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邮编:27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公路桥梁工程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预制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预制梁施工技术,以其高效、灵活、耐用的特点,在公路桥梁项目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该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与现场快速安装,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制梁;施工技术
引言
传统的公路桥梁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方式,该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施工周期长、质量控制难度大、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预制梁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随着预制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制梁的跨度越来越大,承载能力越来越强,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的第十三标段内有一座桥梁,全长887.5m,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前者采用的是变截面连续箱梁,分为左右两幅,以错墩方式布置,下部结构为薄壁墩、桩基础;后者采用装配式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柱式桥台。主桥的箱梁及引桥的空心板梁全部在指定的工厂内预制,其中箱梁的总数为240片,空心板的总数为108片。本文重点对该公路桥梁预制梁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2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支座台座、钢筋加工棚,保障后续作业顺利进行。
(2)制作钢筋胎架、安装养生设备。
(3)准备预制梁的施工材料,比如钢材、波纹管、钢绞线、外加剂等,各种材料经过实验室检测,性能指标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且由监理工程师复核检测。
(4)按照设计方案搭建支座模板,选用6mm钢板制作。
2.2钢筋制作与安装
钢筋作为关键材料,其质量控制关系工程的安全和耐久。在钢筋进场后,严格的质量检查与加工流程必不可少。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是验证其质量的重要依据,钢筋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应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样检查,通过物理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确认其质量的稳定性。在钢筋加工环节,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加工成形,包括钢筋的弯曲、切割、焊接等工序,最终形成的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在骨架钢筋的焊接过程中,应保持骨架不变形且在同一平面上。主筋接头采用双面焊接搭接,并通过焊接实验室的检查。钢筋的预制成形在钢筋车间进行,遵循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的顺序进行绑扎。在绑扎过程中,注意钢筋接头的错开布置,提高钢筋的连接强度。内外侧护栏的锚固钢筋需预先埋入,并预留泄水管位置。在安装顶板、翼板钢筋时,应同步安装防撞栏的预埋钢筋。预埋钢筋的准确、牢固定位对于后续防撞栏的安装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3混凝土施工工艺
1)浇筑、振捣施工。待上述施工工序完成验收后,利用龙门吊吊运料斗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筑前检查混凝土是否出现离析现象,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6cm,温度控制在15℃~32℃,将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在浇筑施工中,从梁一侧向另一侧推进浇筑,在距离梁另一侧5m左右时,从另一侧向中间靠拢进行浇筑,将第一层浇筑厚度控制在马蹄顶部以下,从而保证马蹄结构部位混凝土密实度符合高标准。施工中严格遵循下层混凝土未振捣密实前,不可浇筑下层混凝土。在本次施工中,以机械振捣为主,对于机械振捣不到的位置予以人工辅助振捣。在振捣时严禁振捣装置触碰到预应力管道、模板四周以及锚垫板。在钢筋布置较为密集位置,为避免浇筑后振捣难度大,对该部位采取边浇筑边振捣的方式,提升结构内混凝土密实度。
2)模板拆除。本次施工模板拆除以强度达到2.5MPa为标准,同时确保拆模工作不会损伤模板表面及棱角位置。在拆模时使用龙门吊辅助,先拆除拉杆螺栓和模板的连接螺栓,随后对称拆除两侧模板。拆除两侧模板时,在模板上端对称位置悬挂龙门吊吊链,在台座预埋钢筋上悬挂另一端吊链,平衡施压两个侧链后使侧模松开,模板全部脱落后,利用龙门吊将其吊运至合适位置。
3)混凝土养护。预应力梁养护环节,本工程选择应用自动喷淋系统,同时在梁顶位置覆盖土工布,保证喷淋系统产生的水分不会蒸发掉,平衡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结构裂缝发生概率。
2.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空心板预制过程中,选择拼装钢模作为主要的模板类型,其结构以侧模为主,面板的厚度为6.0mm。为确保预制质量,钢模需要满足多项基本标准,其中模板各个构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应精准,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同时模板的设计应允许多次使用,但不应发生形变。
2)模板安装作业前,要仔细检测其外表,包括外表的整洁度、质量,以及连接处的双面胶是否贴合紧密等,若存在不满足制造标准的模板不得用于施工中;对混凝土接触面进行检查,在上方涂刷脱模剂,避免对壁板的连接端和底脚造成损坏;对结构内部的预埋件进行复核,确保位置的准确性,同时应清理波纹管孔眼周围的毛刺,避免影响后续模板放进的安装质量。
3)制作端模时,应将其牢固地固定在侧模骨架上,以形成一个坚固的封闭端。为增加模板的稳定性,端模的纵向上需设置加筋板,以抵御侧向压力,在开始安装端模之前,必须清扫其表面,组织人员将发生损坏的密封胶条更换处理,待清扫后再向表面涂刷脱模剂。端模锚垫板安装时,应使其紧密贴合模板面,待固定完成后使用吊机将端模就位,最后实施固定并向波纹管中逐根穿入PVC管。
4)空心板预制侧模由面板、横肋和竖肋3部分构成。面板由6.0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横肋和竖肋则分别采用了钢带和角钢。为连接侧模的上下部分,施工中还采用了拉杆,拉杆的间距为1.0m,所使用的材料是直径16mm的螺纹钢。在安装侧模之前,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清洁,确保无变形和残留物,同时确认焊缝没有开裂等问题,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之后在安装中合理调整角度,利用拉杆固定至设计要求位置。
5)内模安排人工进行组装,施工时可将内模板整体设计为6个部分,其中包括1块顶板和1块底板,横向尺寸则设定在20cm。连接时为方便后续的脱模操作,采取八字形设计连接部位,两侧的腹板连接时通过2块材料完成,同时内侧则用木条进行支撑。从纵向角度来讲,内模可被细分为10个段落,每个段落采用U形卡连接。组合完成的空心板内模在台座上连接成2段,通过汽车进行吊装。
6)模板在安装完成并使用结束后需要拆模,以备下次施工,在组织拆模前需要检测空心板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要达到2.5MPa才能拆模作业。若经检查达到要求强度,则应选择合适的天气,避免在恶劣天气施工,拆模时先将固定的支撑、拉杆等构件卸下,再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拆除,最后拆除端模。拆模期间需要使用重锤或撬棍等工具,但期间应注意避免对混凝土或模板造成损坏,拆下的模板需要清洗干净并按要求存放。
结语
综上所述,预制梁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钢筋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工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德才.公路桥梁施工大型预制梁场规划建设及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9):262-264.
[2]马有良.标准化施工在高速铁路预制梁场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3):63-65.
[3]李南南.预制梁在弯梁桥中适用的最小路线曲线半径的探讨[J].交通世界,2023(1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