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安全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作者

王惟毅

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1

摘要: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软件开发中的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开发面临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如网络环境中的黑客入侵与软件漏洞利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机密性,如对称与非对称加密在数据传输存储中的应用;访问控制技术管理用户权限,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确保不同用户职能下的合理权限;漏洞扫描技术提前发现隐患;防火墙技术抵御外部非法访问。这些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高软件安全性、保护用户权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软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软件漏洞被恶意利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用户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因此,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1.计算机软件安全的重要性

1.1保护用户数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往往涉及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如果软件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隐私数据可能被窃取,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一些社交软件如果存在安全漏洞,用户的聊天记录、个人资料等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软件安全技术能够确保用户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例如,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失误。

1.2保障软件系统稳定运行

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等,可能会破坏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安全技术可以检测和防范这些恶意攻击,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例如,一些游戏软件如果受到恶意攻击,可能会出现卡顿、掉线甚至无法运行的情况。软件中的漏洞可能导致软件故障,影响用户体验。安全技术可以在软件开发阶段发现并修复这些漏洞,减少软件故障的发生。

2.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

2.1恶意软件攻击

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程序,它可以感染软件系统,破坏文件、占用系统资源等。例如,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感染了大量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文件被破坏。木马程序通常伪装成正常的软件,一旦被安装,就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用户信息或控制用户计算机。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在盗版软件中植入木马,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

2.2数据泄露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如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等,获取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从而导致数据泄露。例如,一些电商网站如果存在SQL注入漏洞,黑客可能获取用户的订单信息、支付信息等。软件公司内部人员也可能因为利益诱惑或疏忽大意而泄露用户数据。例如,数据库管理员如果违规操作,将用户数据泄露给第三方。

2.3软件漏洞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员的编码错误可能导致软件漏洞。例如,在C/C++编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处理缓冲区溢出问题,就可能被攻击者利用。软件的设计缺陷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例如,软件的权限管理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

3.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1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在软件开发中,可用于对敏感数据,如用户密码、支付信息等进行加密。例如,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用户输入的密码使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再传输,确保密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和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在软件安全方面,可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例如,软件开发商可以使用私钥对软件进行数字签名,用户使用公钥验证签名的真实性,确保软件来源的合法性。

3.2访问控制技术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按照用户在组织中的角色来分配权限。在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中,这种方式确保了不同角色各司其职。例如,经理角色承担着管理和决策职能,所以被授予查看和审批所有部门资源申请的权限,这有助于他们从宏观角度调配资源、监督工作流程。而普通员工只需关注本部门事务,仅能查看和申请本部门资源,避免了因权限过大而可能造成的资源滥用或数据泄露风险。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更加细致灵活。以医疗信息管理软件为例,医生只能访问自己负责的患者相关医疗信息。并且,这种访问权限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阶段等属性而调整。如果患者病情危急,医生可能需要获取更多如过往病史、特殊检查结果等详细信息来制定治疗方案,此时权限会相应扩大;而当患者处于康复期,医生可能只需查看基本康复指标,权限则会收缩。这样既保护了患者隐私,又能满足医疗工作的实际需求。

3.3漏洞扫描技术

开发工具自带的静态漏洞扫描功能能够深入分析源代码,查找潜在漏洞。例如,代码中的未初始化变量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时出现不可预测的错误,这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破坏程序逻辑或者获取敏感信息。SQL注入点也是静态扫描重点关注的对象,存在SQL注入点意味着数据库可能遭受恶意查询,从而导致数据泄露或篡改。对于运行中的软件系统,动态漏洞扫描技术不可或缺。在网络服务器软件运行过程中,动态漏洞扫描工具时刻监控着系统的运行状态。端口扫描是黑客攻击的常见前奏,动态漏洞扫描工具能够及时发现这种异常的端口扫描行为,从而提前预警并阻止可能的攻击。恶意请求往往包含非法的操作指令或者恶意的数据内容,动态漏洞扫描工具可以识别这些恶意请求,及时采取措施,如阻断请求、记录攻击信息等,从而保障网络服务器软件的安全运行,保护服务器中的数据和相关服务。

3.4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位于计算机网络的边界,是抵御未经授权网络访问的关键防线。在软件开发公司的网络环境中,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件开发公司的网络中存储着大量的软件源代码、开发文档等重要资料,这些都是公司的核心资产。网络防火墙通过设置严格的访问规则,只允许合法的网络流量进入公司内部网络,有效地防止了外部网络中的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入侵等威胁,从而保护了开发环境中的软件源代码和数据安全,确保软件开发工作能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应用层防火墙主要针对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保护。在Web应用开发中,应用层防火墙能够有效地防范各种针对Web应用的攻击。例如,跨站脚本攻击(XSS)是一种常见的Web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在Web页面中注入恶意脚本,窃取用户的登录凭证、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SQL注入攻击则可能导致数据库中的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应用层防火墙通过分析Web应用的通信内容和行为模式,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这些恶意的攻击行为,并及时阻断,确保Web应用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结束语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安全技术的应用是保障软件安全的关键。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漏洞扫描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多种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应对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保护用户数据与隐私,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日益复杂的软件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东,陈莉,王永佳.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安全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4,8(07):42-44.

[2]高敏.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安全技术的应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3,(11):143-145.

[3]韩冬艳.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软件,2023,44(04):65-67.

[4]黄子龙.计算机软件中安全漏洞检测技术与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2,36(2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