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沈雯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八中学小学部719400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教学目标不清晰、方法单一、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研究认为,通过构建情境化、互动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表达和倾听能力的全面发展,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系统语言教育的起点,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学会倾听、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常被忽视,部分学校仍将语文教学重心放在阅读和写作上,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此外,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小学阶段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为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优化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以情境化、互动化和多元化为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练习语言表达,同时注重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学目标来看,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其纳入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中。教学计划中虽然包含了口语交际的内容,但具体实施时往往流于形式。例如,一些教师将口语交际活动简单化为课堂讨论或课本对话练习,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深入的指导,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当前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和学生模仿为主,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自主表达和互动的机会。此外,课堂活动多以简单的问答形式展开,学生的表达内容局限于固定的教材范畴,无法锻炼其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再次,从评价机制来看,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多以个人主观感受为依据,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往往只作为辅助性考核内容,未能与语文学科学业成绩紧密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的重视程度。此外,家校联动机制的缺失也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难以延伸到课外,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时,未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表达的欲望。例如,某些对话练习内容枯燥单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和语言需求相差甚远,学生难以在活动中产生共鸣。其次,课堂教学忽视个体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班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性格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组织口语交际活动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缺乏参与感或表现机会,影响了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成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方面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占比相对较低,且设计内容多为固定对话练习,未能涵盖真实情境中的多样化语言需求。此外,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环境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限制。许多学校缺乏专门的语言实验室或多功能教室,学生的语言表达活动大多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空间中,难以实现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

从主观方面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尤为显著。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和写作上,对口语交际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同时,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使其难以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参与度也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影响。部分家长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和机会,甚至因为重视书面学习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练习。

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贴近生活的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例如日常购物、电话交流、主题辩论等,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练习语言表达,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其次,应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语言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表达机会和参与感。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通过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还提高了其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使用动画短片、音频素材等,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其表达兴趣。

五、结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模糊、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为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需要从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同时注重家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为广泛的语言实践机会。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娅.基于“生动语文”教学观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24,(11):38-42.

[2]戴文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9):43-45.

[3]达世芳.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