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营造良好小学美术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作者

王碧玉

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白河中心学校团结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丰富学生的色彩认知、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利用好美术教育的时机给予学生良好的课程教学指导,依然需要教师做好科学的规划。即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注重从教育氛围营造角度,创设出合理的美术教育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被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所吸引,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互动体验。

关键词:小学美术;素养;教育氛围;营造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美术学习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然而,回顾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很多教学不足之处,如教育情境缺乏共情性,教育不够创新性,无法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可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关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分别展开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一、基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当学生处在一个浓厚的艺术氛围环境之中,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师要学会利用好教育动机学的有关理论,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角度,探寻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以对学生实施有效地教学培养。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之受到美术作品的熏陶,并逐渐对美术问题的探究欲望。这种学习兴趣就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可以推动学生深入地学习美术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寻找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合适的美术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有效投入进美术课堂之中。

基于班级教育环境,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如绘画比赛、艺术鉴赏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生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与此同时,结合相关的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可打造美术作品的学习情境,配以直观形象的教育素材,营造浓厚的美术品鉴学习环节,让学生能够抓住鉴赏学习的机会,对有趣的美术作品内容展开分析与探讨[1]。举例说明,在鉴赏水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直观的教学素材内容,引导学生直观欣赏水墨画,并对相关的画作内容进行鉴赏学习,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走入进学习情境之中。

二、营造良好美术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良好的小学美术教育氛围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且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素养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要学会抓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与鉴赏这些作品,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观察力、判断力以及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活动,引导学生针对美术作品展开合作互动与欣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互动与表达欲望。针对6-12岁之间的孩子,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孩子爱玩的学习天性,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知识、分析问题、掌握知识。

以小学美术《会动的剪影》课时内容为例,在开展课程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明确好课程教学目标,从而运用明确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序指引学生理解与探讨课时内容,进而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与学习效率。即根据《会动的剪影》课时内容,从引导学生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观察皮影艺术的特点、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与认知角度,分别明确好课程教学观察目标,让学生从基础的观察与表达学习观点开始,深入进美术学习情境之中,使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基于有趣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与认知剪影的技术与技巧。在明确观察目标期间,始终围绕趣味性教学思路,明确好有趣的剪影观察学习活动,以利用趣味性的观察活动,有序指引学生完成剪影的学习探讨任务,将趣味教学与各项目标任务融合一体。

三、开展美术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改变以往小学美术教育应试化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素养教育效果,教师可从创新合作实践角度,增强小学美术教育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美术教育合作实践互动环节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与探讨能力,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创新意识[2]。即做好学生的学情调查,将能力互补的学生组建起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具体的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有序做好合作互动与交流。

以小学“吹画”教学内容为例,对于小学生而言,画画是一项基础的美术学习技能,但不同学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想法,因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采取合作实践互动的模式,让小学生组建起合作小组,针对“吹画”这个主题,展开有趣的学习互动与交流。这时学生可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对相关的人、事、物展开吹画创作,以引导学生掌握“吹画”的基本技巧以及对生活之中的景象展开有趣画画。

除此之外,在合作过后,引导学生展开相互鉴赏学习,并且分享各自有趣的学习观点,以借助有趣的合作活动环节,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之中,产生创新的学习想法,并且懂得有效审美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真正从美术课堂之中汲取到有用的学习观点。即针对“吹画”的学习技巧,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展开分析与探讨,以引导学生深入进美术创作的精髓内容,有序展开“吹画”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互动与表达欲望。同时,围绕学生各自的美术创作作品,从画面的构建角度,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懂得从画面的结构特点角度,分析作品蕴含的思想文化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营造良好的小学美术教育环境,教师应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创设出良好的教育情境,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围绕具体的美术教育问题自主做好分析,学会从中总结经验,从而在良好的互动与学习情境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慧慧.渗透美育思想 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J].新课堂, 2024,5(10):49-51.

[2]原君.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艺术广角, 2024,8(2):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