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课程体系优化路径
曹晶晶
娄底开放大学 ,湖南 娄底417000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农民大学生培养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分析娄底开放大学在农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并借鉴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经验,探索适合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才;大学生
一、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求。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农民大学生是农村地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高的群体,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娄底开放大学承担着农民大学生培养的重任,如何优化培养路径,提高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培养农民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一)农民大学生培养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都需要大量富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农民大学生培养应运而生。它是通过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娄底市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绩与经验
娄底市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绩显著。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建立完善的招生体系,吸引了大量想服务农村的农民参与学习;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涵盖农业技术、农村管理、乡村文化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等,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些成绩和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农民大学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农民大学生培养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农村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比如他们可以引入新的种植养殖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些农民大学生毕业后,利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积极投身农村创业,组建了各类农业企业及农村电商平台,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带动农村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农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传承了优秀乡村文化,又将现代文化元素与乡村文化相结合,推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他们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乡村的文明程度。
三、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的困境
(一)招生困难
部分农民对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不了解,认为参加学习对自身发展帮助不大,招生宣传难度较大。一些农民的经济条件有限,学习经费难以承受,尽管部分予以资助,但仍有一部分农民因经济原因放弃入学。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有些课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农村实际生产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学了之后难以应用知识。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
(三)教学质量不高
娄底开放大学从事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教师中,具有丰富农村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较少,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路径探索
(一)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意义、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提高项目的社会知名度。组织开展招生宣传活动深入农村,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农民介绍项目内容,解答农民的疑问,增强农民对项目的了解和信任。建立招生奖励机制,动员教师、在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对招生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强课程实用性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的学习需求,结合娄底市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技能。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及时跟踪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将最新的农业技术、管理理念和市场信息融入课程教学中,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娄底市的农业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适合本地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聘请具备丰富农村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充实农民大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要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到农村企业、农场等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了解农村实际生产情况,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对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农民大学生培养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分析当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并借鉴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探索出适合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有效路径,对于提高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娄底开放大学应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晓匀.农民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海南开放大学为例[J].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25(04):133-138.
[2]易卓.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研究——以益阳开放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20):276-278.
[3]马赫,林海华,朱晓琳.基于Kano模型的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提升策略[J].南京开放大学学报,2024,(03):22-31.
湖南省娄底市社科联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娄底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361B)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娄底市依托梅山文化品牌推动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 ZJGB202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