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作者

汪国红 王福娣 钱国英 余顺良

1.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靖江街道办事处 浙江杭州 311223 2.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萧山分校 浙江杭州 311200 3.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浙江杭州 311200 4.浙江民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25

摘要:农产品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次重大的民生工程。2016年1月习近平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地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党政问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

引言

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也有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当对县城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等,加强自体管理。

为保障消费安全和消费知情权,服务杭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落实农业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落实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加强行业自律。

一、追溯的难点

最早在2008年,杭州市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杭州模式”,出台了《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了《杭州市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实施方案》,提出了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理念,建立了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碰到了不少难点:

(一)行业结构差异大,“全程”结构差异大

水产行业和畜牧行业生产流程不一,水产畜牧行业与种植业又不同;同一行业内,不同产品差异大,如在种植业中,蔬菜与葡萄生产过程差异较大,在畜牧业中,养猪与养禽又有差异。行业、产品结构差异大,导致全程结构不一,较难设计。

(二)农业管理水平差异大

由于中国“大国小农”的特点,农业企业和规模主体管理差异大,有部分规模企业配有会计、出纳、技术人员,而较多生产主体经理、出纳、技术员都是老板自己,不会操作电脑,不会将农事操作电子信息化,实行全程追溯难。

(三)准入倒逼准出的机制不充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市场准入为核心,生产领域的产地准出为基础的,只有产地准出,没有市场准入,追溯管理就会事倍功半。“杭州模式”的追溯体系是以市场”准入和产品准出的统一为前提的,而中国“大国小农”的特点,除大型农业企业和超市能实行产地准出和产品准入外,大部分农产品还未能实行产地准出与产品准入的有机接轨。

(四)追溯体现不了价值

目前诚信体制还不健全,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追溯不但要有成本,还带来了不合格产品由于源头追溯带来的处罚风险,农产品实行追溯对企业体现不了价值。

二、蔬菜协会在追溯中的实践探索

(一)协会简介

杭州市蔬菜产业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由杭州市蔬菜生产、管理、加工、流通、科研、技术推广、教学科研等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有团体会员104家,其中有生产主体87家,蔬菜加工企业4家,农技推广科研机构11家,流通企业2家。

(二)制定追溯操作规程

追溯操作规程由协会牵头,科学研究推广技术人员制定,操作规程根据蔬菜产品生产流程,结合协会企业和配送、加工企业的流程特点,分为强制要求部分和扩展自选部分。强制要求部分为企业基本信息部分,要求所有企业在产品销售时都能查到企业名称、企业代码、地址、联系电话;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了生产过程的信息扩展自选部分:田块、种子、肥料、农药、检测、采收、整理、仓储、销售、田块清理。

(三)争取政府支持

追溯需要电子平台,建平台不但需要首期设备的投入,还需要长期的维护资金,而协会又是一个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争取政府支持非常重要。政府根据蔬菜产业协会和蔬菜生产过程的特点,会同追溯平台管理机构进行平台结构优化,使平台结构适于行业追溯标准的操作。

(四)开展培训教育

追溯操作规程以团体标准的形式发布后,一方面结合技术培训开展追溯培训;另一方面,平台管理员根据企业的要求现场指导培训,手把手教会企业员工操作,建立微信群,碰到问题随时提问解答。

(五)做好政企的桥梁

政府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时,需要企业积极参与,而协会主动作为,开展追溯团体标准的制定,开展企业自律,为中小企业和同行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三、协会在推进追溯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一)桥梁作用

政府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中,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因在平台建设中,需要投入资金,大多数农业企业无资金实力,而政府追溯平台的搭建为农业企业提供了提升品牌,节约成本的机会,行业协会为优质企业和政府搭建了桥梁,形成了纽带。

(二)补充作用

政府在追溯平台结构建设中,考虑的是全行业的一般情况,而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如种植业与畜牧业完全不同;种植业中,蔬菜与水果又不同,而同一行业的生产特点基本一致,且在行业协会中集聚的是这一行业的优秀人才和优质企业。

(三)推动作用

协会中的企业是同行,协会每年有技术交流,在行业内,协会广泛宣传国家追溯体系建设的政策,提高会员对追溯工作的认知度,促进会员自觉行动,会员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相互学习,促进和推动追溯工作。

(四)自律作用

追溯体系建设是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生产者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会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使协会会员对产品质量安全更加自律,提高了会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

(五)价值作用

我国的农产品优质得不到优价,生产者对产品追溯和品牌建设内生动力不足,但协会会员有部分产品是与超市、学校对接的,采购方有品牌和追溯要求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对好的价格,优质优价有所体现,这使会员产生了品牌和追溯的动力。

(六)优势作用

(1)有同质的产业结构。如杭州市蔬菜产业协会,生产主体主要重视蔬菜的种植,蔬菜生产都有田块选择、种子播种、农药肥料投入、产前检测评估、收获销售的过程,有产品配送超市的主体,就会延伸产品整理、入库的程序,而且蔬菜企业复种指数都在2~3次。

(2)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参加协会的生产主体一般都是行业中管理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如杭州市蔬菜产业协会,会员都实行了企业化运作,都有商标,95%以上企业都拥有至少一种“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每个企业都有技术人员参加技术推广部门的培训,有近1/4的企业有专职的大学生重视企业管理,在追溯工作中都会电脑操作。

(3)准入准出对接度高。如在杭州市蔬菜产业协会中,有35%的企业参与产品超市和企业、政府、学校的食堂蔬菜配送,而配送时政府和学校要通过竞标获得,对蔬菜质量安全和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有一定的要求,产品能追溯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的要求是“三品一标”产品,有的要求有检测报告,采购单位与配送企业都签有质量安全保证。

结束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既关系到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入蔬菜行业协会,有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万江,李剑锋.食品安全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04(4):10-11.

[2]赵兴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基于3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浙江经济,2007(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