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

邓富翔

身份证:510602198101236330

摘要: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钢筋锈蚀、碱蚀、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钢筋管控、做好碱蚀管理、合理控制混凝土裂缝、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通过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治对策,钢筋锈蚀,碱蚀,混凝土裂缝

引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居民生活的便利。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如钢筋锈蚀、碱蚀、混凝土裂缝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长期稳定。

1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对钢筋进行保护,导致钢筋表面受潮氧化而产生锈蚀。钢筋锈蚀会降低钢筋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碱蚀。碱蚀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硅酸盐反应产生碱硅酸盐胶凝物,导致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和表面开裂。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此外,混凝土裂缝也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良、施工工艺不当或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的出现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增加了工程的维护成本和安全隐患。

最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的问题。不良的施工管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施工进度延误,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成本和风险。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对策

2.1 加强对钢筋的管控

加强对钢筋的管控是预防钢筋锈蚀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因此,针对钢筋锈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控措施。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这包括在钢筋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采取防锈措施,如覆盖防锈膜、喷涂防锈液等,保护钢筋表面不受潮氧化。此外,应注意控制施工现场的湿度和通风情况,避免钢筋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导致氧化锈蚀。其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对钢筋进行保护。这包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对钢筋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其被水分侵蚀氧化。可以采用覆盖防锈膜或涂抹防锈液等方式,形成有效的保护层,防止钢筋表面受潮氧化。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钢筋的保护措施,确保其长期有效。

2.2 做好碱蚀管理工作

碱蚀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预防和管理碱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工艺的控制,都需要严格把关。

首先,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控制至关重要。应根据工程需要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和骨料,以降低碱含量,减少碱蚀的发生。合理控制水泥的碱含量和骨料中硅酸盐的含量,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碱性物质的生成,从而降低碱蚀的风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工艺。合理的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增加混凝土的碱性,从而增加碱蚀的风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出现过度流动或干燥不足的情况。此外,施工中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坍落度,避免过度搅拌或振捣,以防止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过度释放。同时,对于高碱性环境下的施工,可以采用添加剂或掺合料等方式,调整混凝土的化学成分,减少碱性物质的生成,提高混凝土的抗碱蚀性能。

2.3 合理控制裂缝

合理控制混凝土裂缝是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如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施工管理措施。

首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湿度是预防裂缝产生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特点,合理调控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喷水、覆盖防护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湿度,避免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其次,采用合适的膨胀剂和抗裂剂也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之一。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和抗裂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增加其抗张强度和变形能力,减缓裂缝的发展。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膨胀剂和抗裂剂,并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添加和掺合。同时,在施工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维修也是防止裂缝扩大和深化的重要手段。在混凝土硬化后,应及时对表面进行养护,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减少裂缝的形成。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采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和工艺,防止裂缝继续扩展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2.4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首先,需要明确施工责任人员和管理流程。在施工前,应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和责任不清的情况。其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应派遣专业的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对施工现场和材料进行随机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第三,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也是构建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工具装备,保障他们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结束语: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安全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钢筋锈蚀、碱蚀、混凝土裂缝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加强对钢筋的管控、做好碱蚀管理、合理控制混凝土裂缝、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通过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实际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J]. 李运魏.中国住宅设施,2023(04)

[2] 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探析[J]. 叶灿军.安徽建筑,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