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索

作者

周志英

江西省鹰潭应用工程学校 335299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传授语文知识的任务,更需担负起德育渗透的重要职责。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以期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中职语文;德育;渗透路径

中职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

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而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需渗透德育元素。德育元素的渗透,对学生未来学习和求职都有深入影响,而且中职教育本身对实用性要求比较高,在语文教学上为学生设立口语表达,读书写作等多样性的训练,将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内容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从侧面反映出语文教学的成果,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精神食粮,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素质。

二、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主,让学生通过教材来进行知识的获取,而语文教材中富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需要在展开德育活动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教材中所出现的各篇文章来进行德育主题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丰富自身的学习思维和思路,让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深度学习。同时,又能够对学生思想水平的发展带来推进作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文章都值得学生进行深度的钻研和推敲,教师可以从爱国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展开德育活动。

例如,教师在展开《我爱这土地》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与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报国的使命感。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度的分析。在介绍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视频、图文等形式来向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现,让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在对文章拥有一定情感后,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使其对爱国主义精神产生自己的感悟。在讲解课文后,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纪录片、歌曲等内容,为学生进行播放,以此深化文章主题,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课堂中。

(二)习作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习作训练就好比是知识的总结和创作,这也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环。习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然而在习作训练之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书籍。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多阅读名著,例如《简·爱》这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带入到故事中,做故事的主人公。就会深切的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学习主人公的高贵品质。习作是要靠平时的阅读获取知识积累的,所以习作对学生语文素养有一定的衡量作用,同时习作训练的过程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特性,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更加热爱生活。一篇习作就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语文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应做好评价工作,在赞扬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缺点,帮助使其改正缺点,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创建德育教育的情境

当前,中职语文教师要想实现融合教育以及教学模式,必须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建德育教育的情境,引导中职生感受德育教育的氛围,提升中职生的德育素养。一般来说,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主题类文章的教学,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比如在学习以父爱或者是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在文章教学的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得意情境,引导中职学生感受父爱以及母爱的温暖,提升中职学生对父亲以及母亲的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以《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对母亲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朗诵这篇文章,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感受不同语调的强弱变化,并体会不同语调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个人的情感共鸣。在学习诗歌类的文章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创建良好的德育情境,引导中职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和思想情感,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文章时,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引导中职生首先把握现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并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主要思想和情感。该篇诗歌重点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育以及教学过程,中职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诵读,理解和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中职学生能够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建德育教育的情境,一方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这种方式不仅帮助中职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也提升了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结语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和人文知识,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能够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中职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渗透路径和方法,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娅文.中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科幻画报,2023,(06):104-105.

[2]石英.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索[J].成才之路,2023,(3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