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李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合雅镇荒地学校 843405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指导下,如何在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当前乡村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结合“认识物体和图形”以及“比一比”两个小学数学统编教材的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在实施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结合乡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也需要不断总结和分享成功的经验,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策略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案例分析

1.引言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应用题的教学,更是检验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计算技能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尤其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乡村小学,受到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应用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薄弱。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教学策略的优化,如何有效培养乡村小学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同时,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解决,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新课标下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首先,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数学具有基础性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学业水平。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他们逻辑思维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乡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不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通过优化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新课标下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问题

3.1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落后

乡村小学教育资源匮乏,教学工具和材料相对不足,教师难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和单一的讲解,缺乏实践和互动。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实物教具和模型,学生只能通过抽象的图形和简单的描述来进行理解,难以形象化地认识和掌握几何概念。

3.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

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和专业教育理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比一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讲解比大小的基本规则,而不设计一些互动性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比的概念可能仅停留在表层,不能深入理解和运用,从而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新课标下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的对策

4.1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解决教学资源匮乏及手段单一的问题,学校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改善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工具,丰富课堂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本地环境和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寻找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操场上的篮球、教室里的书本等),让学生实际触摸和观察这些物体,通过实物与几何图形的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形象认知,提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2提升师资水平,推广多元教学法

解决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方法单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育部门应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帮助乡村教师掌握新课标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推广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元教学方法。例如在“比一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和游戏环节,如让学生分组比一比教室里的各种物体的大小、重量等,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比对中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逐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数学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案例:让学生以操场上的比赛为场景,进行长度、重量和数量的比较,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将数学概念融入具体情境中,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还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为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推广多元教学方法等措施,乡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乡村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学业进步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作出积极贡献。通过以上策略的实践和实施,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的多元教学方法也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仍需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和推广多元教学方法,以确保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高文静.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 2017(17):1.

[2] 蒋婷婷.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 2023(7):127-129.

[3] 郝永康.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初一版, 2021(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