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浅议

作者

国嘉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轮小学校150036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重点关注其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思维训练的具体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训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阅读技能,更能提升思维水平,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思维训练则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激发学生的推理、归纳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抽取信息、理清思路,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能力。其次,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辨析信息、做出合理判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和评价能力。这使得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文本中。最后,思维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让学生进行续写故事、设想不同结局或角度等创作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重新构想和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综上所述,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

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兴趣并且成为习惯,那么阅读就会跟随学生终身并且终身受益。同时,观察联想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着重描述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获得文本中的信息,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讲述两个相关联的故事使学生自己观察联想其中的联系点。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其特点,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通过详细描述课文中的细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课文描写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寻找妈妈的场景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小蝌蚪们摆动着尾巴,四处寻找”的细节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池塘的景象,感受小蝌蚪们的动作,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相关联的故事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例如,可以展示一幅池塘里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动物的特点,然后讲述“青蛙妈妈如何和小蝌蚪们团聚”的故事,引导学生联想小蝌蚪和青蛙的关系,理解故事情节。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观察池塘或鱼缸中的鱼,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动作,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出对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情景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运用的能力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给学生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归纳出规律,让学生判断和推理事件的发展,来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真实投入到情境阅读中去,充分培养和发挥自身的推理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具备有爱玩儿的天性的,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并且思维十分发散,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抵触心理,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顺从学生的天性,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玩乐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例如:“狐狸为什么要对乌鸦说好听的话?”、“乌鸦最终为什么会把肉掉下来?”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狐狸和乌鸦的行为,归纳出狐狸使用了谄媚的策略来骗取食物的规律,让学生判断和推理事件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分组扮演狐狸和乌鸦,在情景模拟中体验和推理故事的发展。这种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掌握知识。通过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在有趣的情境中提高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批判能力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且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利用直观的影像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课本想要营造的故事情景,更好地阅读到课堂上所想要教学的知识内涵。同时,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和课堂上老师使用多媒体所放映的材料后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过程,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赞赏或批判,能够有效培养起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批判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观点,不被带偏。在教学《买木雕的少年》时,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木雕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木雕工艺的复杂与精美。然后,展示几张精美的木雕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更深入理解课文中少年对木雕的喜爱。在观看视频和图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多媒体材料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少年宁愿放弃自己的零花钱也要买木雕?”、“你怎么看待少年的这种行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少年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价值观。孩子们会通过这些互动,有更多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无论是赞赏少年的执着,还是质疑他的选择。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能在讨论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故事的表面情节,而是有自己的独立观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思维训练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思维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价,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浅议[J].环球慈善, 2019(11):1.

[2] 李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思维训练[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 2022(8):34-35.

[3] 史会娟.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 8(9):38-40.

[4] 庄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 2022(10):108-108.

[5] 齐云婷.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 2022(19):71-73.

[6] 武先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 2022(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