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阶段性培养研究
吴超
堰市东风6264学校 44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教师主控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过渡。此次转型既顺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终身运动观念的关键路径。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初中体育课堂实际,从多方面入手论述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阶段性培养路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阶段性培养
体育教学里,学生自主学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其体育技艺与知识习得,更深远的作用于其未来学业与生活。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向多元,拥有自学能力的学子更能顺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表现出更强劲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因此,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环节中高效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实践领域亟待攻克的课题。
一、学情剖析启自主,阶段规划引前行
依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的 “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的要求,教师需深入解析学情,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其体育学习路径。应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课堂观测及学生自评等手段,全面把握学生体质、运动基础及兴趣导向,精准界定每位学生的起始水平与潜能。基于初中各年级学生身心特征,教师需设计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的阶段计划,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各阶段目标与要点,使学生在实现小目标的递进中积累经验、增强信心,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化奠定坚实基础[1]。
以初中篮球教学为例,初期,教师通过体能测评、技能考核及兴趣调研深入学情,发现初一学生体能尚可但篮球基础薄弱,兴趣集中于运球与投篮的娱乐性。因此,初一阶段规划聚焦于篮球基本规则与运球技能,采用小组合作与游戏化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分组,每组配一名基础较好的“小导师”,在教师讲解示范后,由“小导师”带领练习,促进组内交流互助,如自设运球路线与速度竞赛,教师巡回指导。进入初二,根据学生进步与成长特点调整策略,针对运球技能提升但战术意识不足,重点转向篮球战术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职业比赛,分析战术应用,并组织班级赛,鼓励学生自主制定战术并实践,主动探究、讨论战术,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初三阶段,鉴于体育中考要求与学生技能进阶需求,教师着重提升专项技能与自主训练能力,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针对投篮、运球等弱项提供针对性训练指导。同时,构建线上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分享训练经验、展示视频并互评,实现从依赖指导到自主规划、分析战术及自我监控的转变,展现了初中篮球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成长与发展。
二、兴趣诱导强动力,分层任务促渐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兴趣对诱导学生形成强大学习动力极为关键。教师应挖掘体育项目魅力与学生兴趣点并融入教学,点燃学生参与热情。分层任务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适宜挑战,助其在攻克任务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借分层任务,学生于 “最近发展区” 锻炼成长,避免因任务难易不当而产生挫败或无聊感,以保持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以初中田径短跑教学为例,教师先以多样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课始播放博尔特等顶级运动员比赛视频,展示短跑速度激情,讲解训练方法与拼搏故事,引发学习兴趣。后依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与短跑成绩分三层:基础层、提高层与精英层。基础层任务重基本姿势与起跑技术掌握,如在特定距离反复练起跑姿势,教师详讲双脚站位、重心调整与发力顺序并个别指导,且将起跑练习与追逐游戏结合,如分组进行起跑反应比赛并设小奖励。提高层聚焦加速跑与途中跑技巧提升,要求在规定跑道练习,借标志桶调步频步幅并自我计时与对比速度,还组织小组接力比赛,以提升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精英层着重冲刺技巧与全程速度耐力训练,制定个性化计划,如高强度间歇冲刺训练,设不同冲刺距离与休息间隔,提升冲刺能力,鼓励参与校际比赛,与优秀选手交流切磋,提高短跑水平与自主训练能力。经从兴趣诱导至分层任务设置的教学过程,不同层次学生于短跑学习均积极参与,依自身节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将初步兴趣转化为深入探究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实现初中田径短跑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渐进发展。
三、技巧精研筑根基,能力拓展向高阶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基础技能培养亟须得到强化。教师应细致解析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构成,采用分解、比对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入把握技能核心,借此搭建坚实的体育技能根基,并逐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确保学生在体育学习路径上实现持续成长与提升[3]。
以初中阶段的足球传球教学为例,教师首要任务是将传球动作细分为预备跑动、触球位置、力量施加及跟球动作等几个关键步骤。通过演示标准的脚内侧传球,使学生直观理解触球瞬间脚内侧与球体的正确接触点及力量的均衡分布。随后,通过调整传球距离与目标位置,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同场景下的传球技巧调整策略。比如,在短传时强调对触球力度的精细控制以确保传球精确性,而长传则需注重力量的充分释放及全身协调发力。教师还可设计传球精度挑战赛,设置多距离的小目标,要求学生逐一精准传球。在团队对抗训练中,学生需依据队友位置与对手防守布局,自主决策采用低平球穿越防线或高空挑传绕过防守球员等传球策略。至于射门技巧教学,教师应先阐述推射、抽射、弧线球射门等基础技巧的理论要点,随后让学生在实战射门中亲身体验不同技巧在应对不同守门员站位及防守强度时的应用效果。通过反复实践与总结,学生将深化对足球技巧的理解,不断提升自我学习与比赛应变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足球战术协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阶段培养,既是教育改革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树立持久体育观念的关键路径。通过细致学情评估、合理规划阶段性目标,并融合动机激发与差异化任务设计,能显著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及自我学习能力。此外,深化体育技能研习、拓展高级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稳固的技能根基上,达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这一过程不仅加固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基础,而且为其后续学业乃至人生的自主发展构筑了稳固的支撑,深刻展现了教育对学生长远发展潜能的周密考量与积极培育。
参考文献
[1]付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体育世界,2024,(09):108-110.
[2]马志亭.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三).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2023:3.
[3]韩小兵.初中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