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梁
刘应全
罗平县文化馆 655800
上梁是罗平县苗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房主家建新房子,房主(妻子)后家兄弟要给姐妹送梁,这是送梁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还有房主家要好的干亲家和朋友也会送梁。
送梁和上梁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送梁的,就没上梁的,上梁不可能形成民俗。正因为有送梁的,才有上梁的,使之形成上梁的民俗,这种苗族传统民俗文化在云南罗平延续了千百年,迄今还隆重盛行。可是苗族送梁传统民俗向来有着严明的规矩,只准兄弟送梁给姐妹,这叫做顺送,顺理成章符合俗礼(理)。不许姐妹送梁给兄弟,这叫倒送,倒行逆史,不合俗礼(理)。
一、送梁
20世纪末前,我县苗族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活困苦。苗族建房多采用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柱子、方木和插卯榫构成排柱高架框架,类似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常见有三柱、五柱、七柱落地等形式,五柱落地七头房最为普遍。额外柱脚加于二穿或大穿上,称为挂柱。房屋间宽为净深,间长为开杆,一般不超过1.3丈,以防弯曲。
建房时,房主需择吉日竖柱,其妻娘家兄弟及公婆、儿媳的娘家和干亲家等均会送梁祝贺。送梁礼物包括一根染红木梁(长1.3丈)、一袋粮食(35斤左右)、一匹红布(长1.5丈)、一对红元宝、一袋红粑粑(35斤)、一块猪肉(8斤)及炮竹等。除梁和红布长度固定,其余礼物数量可灵活调整。
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苗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新建或翻建房屋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再使用木柱、木梁。送梁习俗也随之变革,由送木梁转为送布梁。布梁长度大幅增加,从原来的1.5丈延长至3至13丈,甚至15丈以上。同时,送梁的礼物也更加丰富多样,粮食、元宝、粑粑、猪肉、炮竹等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整体规格和档次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彰显了苗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接梁
接梁,有接木梁、接布梁。接木梁,房主领着儿子,手执焚香去新房大门外迎接亲戚朋友送来的木梁,并安排其帮忙接梁摆放在堂屋正中央的木马上;接布梁除不设置木马外,余下的与接木梁的礼节一样。
三、祭天地师具
房主家人,除女儿外,余下的人要成双成对的站在堂屋后半部面向前方(大门)叩首天地师具处。从祭天地师具至上梁的撒红粑粑的全部重要议程,律令师每颂毕一段律令,房主人和亲戚朋友都要大应一声“好啊”!律令师可木匠人,可送梁人,也可其他亲友。律令师可换,但对所有程序,自始至终只限于两位律令师作事。律令师左手提公鸡,右手拎酒瓶站在房主家人叩首天地师具处前。赞公鸡之后,祭天地师具,颂《赞公鸡律令》。
赞公鸡律令
公鸡冠红羽灿烂,津津乐道龙凤庭;
叩首天地师具情,欢欢喜喜迎梁上。
律令师取公鸡冠宝血点到天地师具上,边点边颂《祭天地师具律令》。
祭天地师具律令
一祭天地,请天宫地府保佑房主家大吉大利;(叩首)
二祭鲁班,请建房木匠祖师鲁班保佑房主家祥和安康;(叩首)
三祭工具,请建房工具弯尺关四方,墨斗、斧子、锯子、凿子、锤子响叮当,木马稳当当保佑主家房屋稳如石磐。(叩首)
四、上梁
上梁有木梁与布梁之分,礼节相仿。上木梁前,需请木匠凿下中梁中央处作仓库,装入五谷粮食和金银财宝,用五色线红布包口,并以三枚铜钱或硬币钉固。木梁须上在中堂间柱脚落地的柱头上,忌上挂柱。上布梁则先将布梁扎大红花固定于长杆上,挂跨于中堂间长顶或前墙身。上梁前,必先祭梁。房主家人(除女儿)成双成对站于堂屋前半部面向后方叩首。律令师手提公鸡、酒瓶,取鸡冠血点于梁上,边点边颂《祭梁律令》,以行祭礼。
祭梁律令
一祭梁头,东家金银财宝稳得;(叩首)
二祭梁尾,东家世世代代状元起;(叩首)
三祭梁腰,东家子子孙孙官高。(叩首)
祭梁完毕,立即上梁。上梁要做好安全和礼节的充分准备。一是用两根绳子栓牢固于木梁或布梁两端;二是将送梁家和东家各一封炮竹系于木梁或布梁中部,起梁时引爆,显得红红火火,金光闪闪,大吉大利;三是律令师颂律令。只上一根木梁或一疋布梁,律令师只颂律令一调次,若上多根木梁或多疋布梁,律令师便颂律令多调次,但每次颂律令的主要内容不得重复。以五柱落地为例,如果梁多达10根·疋,就会出现两根中、两根上二、两根下二、两根上三、两根下三梁,同等级梁用一律令调允许重复。上布梁,虽平房没有中、二、三柱,可如同有中至三柱,以上下辈长中幼次序排列,依上中至三柱木梁一致颂《上梁律令》。
上梁律令
中 梁起,欢欢喜喜,一跃当 中 梁,稳如石磐;
上 二梁起,欢欢喜喜,一跃当 上 二梁,喜气洋洋;
下 二梁起,欢欢喜喜,一跃当 下 二梁,如意吉祥;
上 三梁起,欢欢喜喜,一跃当 上 三梁,永久安然;
下 三梁起,欢欢喜喜,一跃当 下 三梁,荣耀辉煌。
上梁民俗有很多讲究,一是上辈尊,下辈卑;二是长房尊,中幼房卑;三是房前尊,房后卑。一辈建新房,后家来一根梁上中梁,来第二、第三根梁上前后二梁,其他好友来梁上前后三梁;如果是两辈合建新房,老后家来梁上中梁,小后家来梁上前二梁,或者老后家来梁上上中梁,小后家来梁上下中梁;多个小后家来梁,长房后家来梁上下中梁;中房后家来梁上前二梁,幼房后家来梁上后二梁。其他好友来梁长辈的上前后二梁,小辈的上前后三梁。或者长辈的好友上前后二、三上梁,小辈的好友来梁上前后二、三下梁等等。
五、滚元宝
房主家男主人要做好接元宝的准备,站在堂屋前半部,面向房前方,腰系两角红毯或红垫单,其妻儿两人紧抓毯(垫单)的另两角不放松成窝形,两位律令师各持一个元宝从大门外走进来,一齐丢元宝进主人的毯(垫单)兜里,不得滚出兜外,滚出不吉利,滚进吉祥如意。律令师一边颂《滚元宝律令》,一边滚(丢)元宝。
采访对象:罗平县苗族文化研究会会长 杨树芳
撰稿人:罗平县文化馆 刘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