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项管理”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研究

作者

王红梅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小学

摘要: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数学学科对人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重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五项管理”政策的出台为教育者指明了新的育人方向,同时也对小学数学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五项管理;小学数学;创新设计

引言:

“五项管理”即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一政策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其中,作业管理作为“五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连接,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优化作业形式和作业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五项管理”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总量控制不当

尽管“五项管理”政策强调要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难以有效控制作业总量。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为了避免遗漏知识点,往往会布置过多的作业。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化认识,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作业量对部分学生来说过大,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则可能过于简单,无法起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作用。

(二)作业形式单一乏味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往往以书面练习为主,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这种作业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降低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在“五项管理”政策下,虽然要求丰富作业类型,但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形式,没有根据政策要求进行创新和优化。

(三)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

有效的作业设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设计,导致作业内容对不同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不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二、“五项管理”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策略

(一)注重作业质量,形成正确的作业观念

教师应积极承担起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责任,基于学生的学情来精心挑选和设计作业内容,确保作业的数量和难度都经过合理规划,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知识收益,从而切实提升作业的整体质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摒弃了以往盲目追求数量的做法,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作业的质量上。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课程内容,通过深思熟虑,挑选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并巧妙地设计了分层次的作业体系,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举例来说,在学习“分数加减法”这一知识点后,她匠心独运地设计了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难度层次的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策略不仅显著提高了作业的质量,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之旅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二)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勇于突破传统书面作业的局限,积极探索并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以此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章节后,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小学数学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项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家中的日常材料亲手制作几何图形。这一新颖的作业形式迅速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投身其中,乐此不疲。有的学生巧妙地利用纸片,通过剪裁和拼接,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几何形状;而有的学生则发挥想象力,运用积木搭建出了精美的几何模型。这样富有实践性的作业不仅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概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而且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学习了“统计与概率”这一章节为例,一位独具匠心的小学数学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项贴近学生生活的调查作业。她鼓励学生化身小小统计员,对班级同学的饮食习惯进行深入调查,详细记录并统计出大家最爱吃的水果、蔬菜等食品种类。学生们积极响应,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数据,随后又一丝不苟地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终得出了丰富多样的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发挥创意,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精美的统计图表,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建立有效反馈机制,促进持续改进

教师应当致力于构建一套高效且富有成效的作业反馈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从而助力学生精准识别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持续的进步。以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为例,她创新性地采用了“面批+评语”的反馈方式,这一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她不仅细致入微地判断每道题目的对错,还针对学生的每一处错误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在作业本上用心地写下了充满鼓励与肯定的评语,诸如“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继续加油!”等,这些温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不仅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还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为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增添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结语:

在“五项管理”政策的引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注重作业质量、丰富作业形式、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建立有效反馈机制等策略,我们成功地打破了传统作业的束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这些创新性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作业设计遵循了“五项管理”的原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创新设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4):115-118.

[2]杨文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思路的探究[J].华夏教师,2024,(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