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高程程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促进“学生为主体”的有效互动和深度学习。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现状存在互动形式单一、深度不足、评价机制单一以及课堂生成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具体课程实践为例,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构建“探究式、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有效的课前预习互动、语言文字品析、拓展阅读探究等环节,并实施多元评价机制(自评、互评、师评),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学生主体;教学评一体化;有效互动;小学语文
引言: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新课标强调“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评一体化则是在此基础上,将教学、评价、反思有机融合,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有效互动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现状分析
(一)互动形式单一化与趣味性缺失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主导的“问答式”互动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占据课堂话语权的中心位置,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自主表达和思维碰撞的机会。这种模式下,互动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常见的提问方式往往是封闭式问题,只允许学生给出预设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造性表达。
(二)互动深度不足与思维碰撞匮乏
许多课堂互动停留在浅层认知层面,未能深入探究文本意义,缺乏深度思考和思维碰撞。教师的提问往往过于简单直接,学生回答也多为表面理解,未能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思想感情。这种浅层互动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难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评价机制单一化与学生反思缺失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机制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单向评价,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也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对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的判断,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案例实践
本文以三年级下册《蜜蜂》课文为例,通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促进课堂有效互动:
(一)构建“探究式、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式学习
摒弃单纯的教师讲解,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 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蜜蜂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答案,而非被动接受预设答案。 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合作式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在《蜜蜂》一课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梳理实验的不同环节,例如: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设计有效的互动环节
有效的互动环节是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
1.课前预习与互动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你认为蜜蜂是如何辨别方向的?你对法布尔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看法?课堂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语言文字的品析与探究
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的品析,例如“大概”、“仔细”、“认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和评价。
3.拓展阅读与探究
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蜜蜂和法布尔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观察蜜蜂的活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实施多元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实施多元评价机制,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
1.学习过程评价
评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问题的深度等方面。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成果评价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评价
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分工协作的效率、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自评与互评
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通过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晶.构建素养导向下教学评良性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J].天津教育, 2023(11):44-46.
[2]魏宗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吉林教育,2015,(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