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赵惠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州幼儿园 邮编:41550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的发展以及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幼小衔接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开展,才能为孩子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优化路径

引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效对接教育的重要进程,而这需要多方进行协同参与,并且需要以幼儿作为主体,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入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也是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转折期。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将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放在重要位置。优质的“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不断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全面衔接、教育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桥梁,严格落实《指南》精神,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减缓衔接坡度,优化幼小衔接,助力科学入学。

1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中涉及的相关事务会比较多,除了依照幼儿的发展规律性搞好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做好基层的组织工作。第一,有益于塑造幼儿准确的认知心态。改善幼小衔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对全面提升幼儿准确的认知心态有重要的功效,因为所有的教育具体内容都要遵循幼儿的智商和心理上的发展规律,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第二,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环境适应力。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和生活,让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适应过程,才可以让他们尽早成长起来。第三,有益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教育环节中,良好的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会随着幼儿的一生,习惯性包含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读书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等。

2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两难。目前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幼儿教育的一些理论进行教学,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但这些理论的大致范围都是指向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只是在其中提出需要做好幼小衔接,但是缺乏系统的介绍以及具体操作,这就导致幼小衔接上缺乏实操性。幼儿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邀请专家或者小学教师开展讲座等,但是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园本身事务较多,幼儿又处于特定的认知阶段,需要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五大领域进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活动,这样留给幼儿园教师对幼小衔接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时间就很少。

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

3.1在游戏课程中实现幼小衔接,积蓄幼小衔接力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于幼儿而言,涵盖了社交、情绪、想象等入学的各种准备。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全面成长的体验。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蕴含学习与发展的契机,这种学习是隐性的,可操作的,经验性的,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长远效应的。在竞赛游戏中促进习惯养成。游戏活动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生长点”。教师通过鼓励幼儿和更多的同伴一起游戏,让他们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式,通过“小组卫生评比”“我和文具交朋友”“整理小能手”等比赛活动让幼儿体会劳动的乐趣,了解各种文具,培养幼儿整理能力、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通过各种自理能力比赛活动,引导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引导幼儿了解小学生活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摸底调查,满足幼儿需要

增强幼小衔接的实效,要实实在在将入学准备工作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之中。在对幼儿摸底调查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自顾自”衔接,通过研讨协商等方式进行深入对话,从强化生活自理、良好品质、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充分准备。参观小学是幼小衔接课程中的重要一环,为的是让幼儿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亲身体验,适应无痕衔接体验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途径之一,《要点》也指出:“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累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亲身体验无疑是幼小衔接过程中最能让幼儿接受的手段之一。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小学课堂的精彩。

3.3家长落实双向协同教育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家长通过家(园)校活动、家长学校、自我学习等方式,了解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特点,明确教育责任。在科学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要自我纾解育儿方面的不良情绪,塑造理性的家庭教育心态,并主动提高教育胜任能力。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活动的过程、决策和评价中来,了解幼小学段的特点与差异,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科学的衔接教育,努力做小学“零起点”教育的支持者和监督者,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形成对小学的憧憬和向往。由此,通过外在引导与内在更新相结合的形式,家(园)校双方深度融合,实现双向协同教育。

结语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庭、幼儿园和学校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幼儿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枢纽,有连接作用。幼儿园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幼小衔接工作,还要积极联系幼儿家庭与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芸,吴玉琴.幼儿园与小学如何合作推进幼小衔接?[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09).

[2]梁水娇.浅谈有效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06).

[3]谢文斯,吴慧贤,黎明蕙,等.幼儿园和小学协同背景下幼小衔接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