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巧

作者

王朋亮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且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笔者认为:第一、“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实践的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而“语言技能”属于语言实践行为。第二、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且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观察、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

关键词: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知识;     语言技巧

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对英语教学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英语教学任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胡文仲2011)。《英语课程标准》曾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其具体要求是,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须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同时,听、说、读、写也是学生提高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话题等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语言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方面,而要把语言知识落实到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中去。《英语课程标准》也曾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把语言知识列为教学内容,而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列为教学目标,其指导思想是:“语言教学内容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可以转化为技能。这种做法导致了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专项训练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因此可见,听、说、读、写既是语言教学目标,也是语言教学内容,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不能人为地被分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该是同步的(刘道义 2011)。例如,学生在学习“Which book do you want to read?”时, 他需要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和功能,即这是一句谈论读书的用语,属于语言知识的范畴。然而,当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如和朋友谈论读书时,表达了“Which book do you want to read?”的 想法,这就是语言技能了。也就是说,学习和使用“Which book do you want to read?”这个句子,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语言技能得到发展的过程。

鉴于此,笔者赞同胡文仲教授和刘道义教授的综合运用能力中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观点,也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且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笔者认为:第一、“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实践的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而“语言技能”属于语言实践行为。第二、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且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观察、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言:“我们要造就的人才是应该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的知识,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因此,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要始终以“思政元素”为引领,以“知识+技能”为翅膀,以“学习策略”为保障,要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0.

[2] 刘道义.英语课程指导与纲要[J]. 现代教育管理,2011,(8):21-29.

作者简介

王朋亮(1983.1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高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