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当前小学写字教学所处的窘境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作者

黄敏

商南县清油河希望小学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若星河。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5000千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的重要载体。其认读书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但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当前教育大环境、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诸多与因素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写字教学舍本逐末,重“识”不重“写”,逐步将写字课教学衍化成了应付考试的“背生字教学”,有的甚至取消了写字课教学。这种行为和境况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相当一部分领导和语文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定位不准,认识不高。认为在考试时生字书写的占分率极低,因此对于写字教学偷工减料,只重结果,淡化过程。主要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学校层面不重视,认为写字教学可有可无,学校对写字课程不闻不问,不作统一安排与要求。教师层面认为写字课其实就是强化生字教学,将写字课上成了生字的练习巩固课。这种认知和定位十分狭隘和片面:小学生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说明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最基础的记忆之上,影响的不仅仅是识记困难,书写不规范,更影响到之后对文段理解和句子运用写作上。使学生的语文交际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写字教学方法老套,僵硬。往往只单纯按照字面理解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牢牢占据主要地位,让学生记下拼音反复朗读,然后教师让学生先按笔画顺序描红,学生对笔画、笔顺清晰后不断抄写,机械重复完成记忆。教师教法僵硬诱导了学生学法僵硬,只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识字写字。慢慢的学生会产生学习语文不需要思考的误区,学生的学习汉字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造性都会降低,严重阻碍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3、缺少有效的书写演示和引领示范。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其学习的方式主要从模仿开始。因此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教师应该顺应这一规律,通过规范、有效的的书写演示,重视语文教学中一笔一划对学生的引导与渗透,潜移默化,引领学生规范、认真书写。而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对自身的基本功有所松懈,对学生的写字提的要求自己往往做不到,做不好,没有发挥自己言传声教的功能,从而无法实现学生良好写字态度与写字积极性的培养。学生在对汉字书写规范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下,对字的笔画、笔顺没有概念,认为只要写对字即可,书写规范性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以上种种不当行为,伴生学生在写字时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倒写笔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对于一些先横 后竖的字、先外后里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字、先里后 外的字,容易产生倒写笔顺的问题。比如先横后竖的字 “十”“王”“士”等字,有的学生会用先竖后横的错误笔顺来 写;先里后外的字,如“过”“运”“还”等走之旁的字,部分 学生喜欢用先外后里的错误笔顺去写;先外后内再封口的 字,如“国”“回”等字,部分学生习惯用先外后内的错误笔顺来写,书写起来别别扭扭,写出来的效果不尽人意。

2. 笔顺混乱,笔画潦草,不管是先横后竖的字,还是先外后内的 字,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写字就像画画,常常随心所欲。比如一个简简单单的“十”字,这次写的时候先横后竖,下次写的时候先竖后横,学生认为只要写出来的字还是那个字,就没关系。对于简单的字或许看不出区别,如果要写一个复杂的字,比如 “戴”这个字,不了解它的笔顺去写,就极有可能出现错误。 这种行为习惯写出来的字不工整,缺乏汉字堂堂正正,美观大气的独特气质和名族文化韵味。

3. 漏写或增添笔画。漏写问题容易出现在笔画中带有点的字 里,例如“我”“发”“书”等右上带点的字,如果笔顺掌握不 好,很容易将点漏掉。另外,在写一些笔顺较复杂的字的时 候,如“慕”“拿”等,更容易少写一个点或者一个横;再比如如 “绕”“浇”等这类右上不带点的字, 学生在不清楚字的笔顺的状况下,容易多加一个点。又如 “考”“琴”这类字,学生在笔顺掌握不佳的情况下,也容易把 字写错。原因不仅与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字的结构有关,还与学生掌握的笔顺基础不扎实有关。 这类错误既容易避免,也难以克服,由于长时间的笔顺错误没有得到纠正,沿用错误的笔顺会渐渐成为习惯,导致近年来作业,卷面错字率不断攀升。

要改变以上窘迫的现状,根据自己20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过认真反思和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尝试,加以改进:

一是做好示范引领。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写字的启蒙者、领路人,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勤练写字基本功,从课堂板书到批改作业,以身作则,规范书写,尤其是在板书和示范时既要注重书写的姿势、握笔的姿势,也要注重字的结构和笔顺,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是做好指导纠正。学生写好字,需要一定的写字基础知识作支撑,再通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步转化为写字技能。在写字教学中,既要讲解写字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写字的要领,也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汉字构字规律和已经成规的书写规则,多教给学生一些书写技巧和识记方法,要针对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和生字书写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做到勤提醒、勤指导、勤纠正,让学生在练习时,作业时把字写规范、写工整、写漂亮。

三、要善于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丰富写字教学方法:讲故事、做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写字是比较枯燥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优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借助信息技术载体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比如汉字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据这个特点,老师可以发掘一些生字故事和传说,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这个字的意思,既有助于增强记忆,还增加了知识面,更主要的是活化了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极大提升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有重要的学科地位,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课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开始识字,也就开始认识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开始写字,便开始与古老的文化传承相融。在识字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古人的造字规律和智慧,在写字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中华名族从古至今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气质与担当。古人云:书如其人。写好字,反映的是小学生精神面貌;写好字,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科书面作业;写好字,就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 为将来的成长和成功积攒更多的气运和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