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探索
石瑛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提升自身建设、促进合作交流等方面探索有效的管理政策,为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关键词: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管理政策
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日益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在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提供服务、协调利益、推动民主决策、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探索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整合资源,农村商会(协会)可以将农村地区的企业、农户、合作社等经济主体组织起来,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例如,农村商会可以组织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流通效率。拓展市场,农村商会(协会)可以通过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洽谈会、电商平台等活动,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农村商会还可以与外地商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外地企业投资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的外向型发展。
(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协调利益关系,农村商会(协会)可以协调会员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例如,在土地流转、农产品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农村商会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方利益的平衡。推动民主决策,农村商会(协会)可以组织会员企业和农户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农村社会的民主治理。例如,在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农村商会可以征求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主要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一般性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进行管理。这些法规对于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特殊性考虑不足,在登记注册、组织管理、活动开展、监督评估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指导,导致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畅、活动空间受限等问题。
(二)政府引导不足
政府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监督管理等方面投入不足。一方面,政府缺乏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没有将其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导致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发展缺乏方向和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较小,多数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难以开展正常的活动和服务。
(三)自身建设薄弱
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架构不健全,多数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没有建立完善的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机制不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活动管理等制度,资金使用不透明,人员流动频繁,活动开展不规范。三是服务能力不足,多数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和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会员企业和农户的需求。
三、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管理政策的探索
(一)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专门的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法,针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活动范围、管理体制、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加关于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相关规定,使其更加符合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发展实际。
(二)加强政府引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例如,政府可以设立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开展、服务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政府还可以给予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其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此外,政府还可以在土地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加强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三)提升自身建设
健全组织架构,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应加强会员管理,完善会员入会、退会制度,提高会员的参与度和凝聚力。完善管理制度,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活动管理等制度,规范资金使用、人员招聘、活动开展等行为。
四、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探索-以甘肃陇西县为例
(一)基本情况: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成立于 2018年,由当地中药材种植户、加工企业、经销商等组成。协会旨在整合中药材产业资源,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管理政策探索:
完善法律法规:协会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制定出台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中药材产业协会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文件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协会成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护。优化管理体制:协会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设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了各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协会加强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定期汇报工作制度,及时反映协会成员的需求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三)成效分析:通过实施上述管理政策,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药材加工企业不断增多,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结论
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提升自身建设及促进合作交流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狄明. 培育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管理.产业经济,2012-04.
[2]孙哲;戴红磊;于文谦.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路径研究——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体育训练,2018-01.
作者简介:石瑛(1974-8),女,汉,甘肃,研究生学历,现工作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研究方向:农村文化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