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借绘本之力,探美术之趣

作者

马娟娟

南京市六合区机关幼儿园茉湖分园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绘本内容多样,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幼儿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读物之一,绘本是结合了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综合性书籍,既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又具有丰富的美术元素,艺术价值较高,能为幼儿的艺术欣赏与创作提供支持。绘本中多样的人物展现形式、丰富的内容体裁、大胆组合的色彩搭配和构图都能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绘本中蕴藏的美术语言,使幼儿爱上绘本,更爱上绘本美术教育活动。

【关键词】绘本  美术教育   策略

一、解读绘本,挖掘绘本中的美术教育价值

(一)合理取舍,提取绘本中的童画元素

几乎所有的绘本都蕴含着多种美术元素,如点、线、面的多样组合,绘本画面中的形状、色彩、明暗、空间等的视觉语言,还有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等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如何将一本充满美术元素的绘本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思维理解与学习方式进行合理取舍,发现并提取其中适合幼儿的童画元素,从中寻找最佳切入点,而不是将绘本中所有的内容都“照单全收”。《猜猜谁来了》绘本画面中采用多种颜色线条和色块表现了动物身上的花纹,抓住这一特点,当色块无限放大近距离观察花纹时,又让孩子们忍不住猜测是不是其他的小动物。黑色和棕色的线条放大时像小蜜蜂的身体,其实是老虎身上的花纹;黑色和棕色圆形色块放大时像是车轮,其实是金钱豹身上的花斑;不同的小动物身上有相似的花纹和颜色,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采用远近不一的画风,将相同的颜料画出的不规则形状元素展现出了不同的动物花纹特点。在此过程中,形状和构成的知识就变得灵动与有趣,幼儿自然会感受到游戏带来的神奇与惊喜。[1]

(二)阅读相伴,感受绘本的美与惊喜

绘本中藏有很多教育元素,图画、简单的文字和故事情节无不展现出美术元素与文学元素的有效结合。绘本以图文组合这样的特殊组合方式,既能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情节,还能通过欣赏和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和猜测故事情节,这样的图文组合方式既可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提供内容,又能成为美术教育欣赏环节中的生动形式。从而唤醒幼儿对故事情节及美术表达的兴趣,拓展美术创作经验。绘本《彩色温泉》中棕色的大猩猩跳进蓝色的温泉里就变成了蓝色的大猩猩,白色的小兔子跳进黄色的温泉里变成了黄色的小兔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出自己最喜欢的“变身环节”,教师着重引导幼儿谈感受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使其直接进入审美状态,这样有趣的“变身”环节不禁让孩子们产生联想,将颜料与水进行混合,然后将纸张或者是白色的布和衣服放在有颜色的盆里,纸张和白色的衣服随之变成了相应的颜色,简单的“扎染”就完成啦。

二、利用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虽然每一本绘本当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文学语言和美术语言,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美术教育活动。在利用绘本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之前,需从绘本内容的展示形式入手,从而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教师还要考虑本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美术创作的已有经验及美术创作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甄选。教师在选择美术教育绘本时可挑选不同类型作品,绘本中的色彩、形状的搭配和构图要生动有趣,提升幼儿对于绘本美术活动的参与欲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袜子藏哪了》绘本画面中将红色的手套变成了鸡冠,白色的牙刷变成了鳄鱼的牙齿,彩色的袜子变成了浣熊的尾巴,滑板车的车轮变成了乌龟的脚。不同的物品装在了在动物的头上、嘴巴里、尾巴上,变成了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孩子们可收集班级或幼儿园里的物品,如卷纸芯、玉米棒等粘贴在画纸上,通过想象和添画将粘贴的物品变成猫头鹰的眼睛和长颈鹿的脖子。富有想象的创意画让孩子们激动不已,纷纷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彩虹色的花》中还可以针对角色形象,进行吹塑纸画、纸板印画展现角色形象,或者根据彩虹色的花瓣颜色进行颜料喷画、油画棒画、剪纸等色彩表现活动。

(二)紧抓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绘本美术教育活动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孩子们的理解和观察能力较弱,不能敏锐的发现绘本中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搭配等美术元素,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有价值的美术元素与幼儿进行讨论这是用什么方式进行创造的?可以使用什么什么工具呢?进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并在绘本阅读后及时投放相关美工材料,供幼儿自由创作。以小班绘本美术教育活动《变变变》为例,幼儿看了《变变变》绘本后,瞬间有了创作想法,他们也学着绘本中的样子,将手放在画纸上,然后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指蘸取各种颜料点在手掌周围,小手移走后,五颜六色的手指点画间留下了一个手掌印。有趣的点画形式让孩子们忍不住的各种创作,除了手掌还可以印脚掌呢。

三、激发幼儿对绘本进行艺术创编创造

(一)共创情节,丰满内容

在幼儿园阅读区内,绘本《我的连衣裙》故事吸引了孩子们,当绘本投放后阅读区的孩子们总是讨论着,小兔子的裙子经过了花田,变成了花朵裙子,下雨了,小兔子的裙子碰到了雨点就变成了雨点花样的裙子了。小兔子的裙子还可以变成什么呢?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小兔子的裙子是白色的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可以用颜料画上美丽的线条、花纹,可以用喷壶进行喷画,可以用黑色笔勾画线描画。

(二)共制绘本,延展阅读

作品呈现是幼儿展示自我的一种形式,除了将故事情节以美术形式展现以外,幼儿还可以自制绘本,展现自己对绘本内容、画面、情感、情节等方面的理解。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创作欲。所以,选择恰当的形式呈现幼儿作品能为幼儿的艺术表达增色添彩,满足幼儿希望被肯定的愿望,使幼儿享受不同作品带来的艺术魅力。在《叶子先生》绘本美术活动中,幼儿读着充满童趣的绘本,自然的联想到了,如果自己拿到不同形状的树叶时,会怎样进行添画呢?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就油然而生了,当无数幅作品汇聚成一本自制绘本时,孩子们再为这本自制绘本设计了独一无二的封面、封底,单幅作品就成了全班幼儿集体制作的新绘本。自制绘本与阅读和美术融为一体,既延展了幼儿的阅读,又体现了幼儿的欣赏与创作。

四、注重在绘本美术教育活动的情感表达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多的注重幼儿创作的结果,“像不像”、“好不好看”成了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而忽略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体验。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彩虹色的花》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的友情,感受彩色的花生命四季轮回的伟大。绘本《叶子先生》,通过阅读绘本内容,感知树叶拼贴画的魅力,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寻找落叶,在寻找落叶的过程中欣赏秋天幼儿园的景色,感知秋天带来的不同色彩。将自己寻来的树叶经过拼贴、添画变成一幅幅有画面的作品。绘本《蚂蚁和西瓜》,用手指点出蚂蚁身体,再用黑笔勾画蚂蚁的触角,生动形象的蚂蚁就出现了,很多只蚂蚁一起搬运西瓜,感受团结力量大的能量。通过绘本让孩子们进入到自身的内心世界。打绘本这扇“艺术”之门,借助绘本美术创作,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自身的全面的发展。[2]

【参考文献】

[1]蒋丽琴.绘本与美术相遇,阅读与创作相融[J].2020

[2]赵素芳.《绘本情境中创意美术探析》[J].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