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发展路径探索
田润南
湖南师范大学 215324
摘要:中学引进课余体育训练项目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当优化训练内容和形式;同时,完善训练设施和师资建设;并同步加强家校合作,提高训练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路径
引言:中学在落实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引进丰富完善的训练专题,借助多元化的训练活动,带动中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探究,使训练活动能够提质增效。
一、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囊括较多内容,其中,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课余体育训练形式逐渐多样化,引进了丰富多元的训练项目,如传统球类、田径。但是,在相关项目中也缺乏创新元素,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低。在训练形式层面,训练通常安排在周一到周五课外活动时间,周末和寒暑假还无法得到有效覆盖。由于缺乏家校合作,以至于课后训练无法有效进行。此外,部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还受到场地、设施的限制,比如部分训练场地老化、设施落后,无法满足训练需求。再加上部分中学缺少夯实的师资力量,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无法保障训练效果。中学在引进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对现有训练模式方法进行调整,结合精细化的训练策略,提高训练水平。
二、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路径
(一)优化训练内容和形式
中学教师在带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需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要求体育教师丰富训练项目和内容,引进更多新鲜、时尚的运动项目,如电子竞技、舞蹈、瑜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相关项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模式,如分层教学、个性化训练,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对其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一位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训练环境中得到能力提升。此外,个性化训练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得到定制,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最后,在训练环节,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还需要夯实其理论基础,通过讲解运动原理、训练方法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训练过程,增强训练效果。
例如,瑜伽作为一种结合了身体锻炼、呼吸控制和冥想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平衡感,还能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校聘请了专业的瑜伽教练,为学生们开设了瑜伽训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基础体式练习、呼吸控制、冥想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此外,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学校通过举办瑜伽体验日、瑜伽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使瑜伽成为校园内的一项热门运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初级班主要教授基础体式,帮助学生掌握瑜伽的基本技巧;中级班则注重体式进阶和呼吸控制的训练;高级班则引入了冥想和瑜伽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瑜伽的内涵。在瑜伽训练中,教练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柔韧性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例如,对于柔韧性较差的学生,教练会安排更多的拉伸练习;对于容易紧张的学生,则会增加冥想和呼吸控制的训练。
(二)完善训练设施与师资建设
中学需加大对课余体育训练的投入力度,改善训练场地和设施条件,其中,可建设标准化的运动场地,配备先进的训练器材,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安全、舒适环境中进行高效训练。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当重点提高教练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需定期组织教练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并且,引进更多具有丰富经验和教育背景的教练,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课余训练。在此期间,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课余体育训练评估机制,对教练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训练效果进行评测,以此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项目需得到延伸拓展,在此过程中,学校与家庭应当紧密合作,立足于当前的数学教育需求,引进丰富的教育项目,带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此过程中,学校需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介绍体育训练计划进展和成果,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在体育教育中达成共识,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训练。在此期间,学校可以引进家长联系册、微信群、学校教学app,建立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孩子训练动态。并且,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意见和建议。在此期间,学校可以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体育比赛和训练,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借此来增强家长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和支持孩子课余训练的热情。如果有条件,学校还可以组织亲子体育活动,如家庭运动会,增加课余训练的趣味性。
例如,某中学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决定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加强篮球项目的推广与实施。同时,为了确保篮球训练项目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学校决定采取家校合作的策略,通过紧密的家校联系,共同推动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篮球训练项目的家长会,会上详细介绍篮球训练的计划、进展和成果,包括学生的技术提升、体能变化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等。例如,在家长会上,教师展示了学生们在篮球技能挑战赛中的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在团队配合方面的进步。学校引入了家长联系册、微信群和学校教学APP,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篮球训练动态。教练每周在微信群中发布训练视频、比赛照片以及学生的个人表现总结,让家长能够直观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例如,一位家长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孩子在家练习投篮的视频,并得到了教练的点赞和指导。此外,学校定期举办篮球友谊赛和校内联赛,并邀请家长前来观看。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中学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谨细致的训练计划,结合多个训练专题,引进理实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带动学生进行高效练习,提高训练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季谋芳,罗正,葛熹清."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机遇,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 32(5):201-206.
[2]马浩元,黄鹤.当代科学技术与体育的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J].网羽世界, 2022:148-149.
作者简介:作者:田润南,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