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实践作业优化设计探究
王丽
广州市黄埔区天健学校 51073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都在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作业的设计工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减负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众所周知,作业是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而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通过合理优化物理实践作业设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优化物理实践作业设计?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物理实践作业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实践作业;优化设计
前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新的教学理念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1]。因此,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物理实践作业,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科学合理选择物理实践作业,做到“有的放矢”
初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来科学合理地设计物理实践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物理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设计物理实践作业。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我就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份家庭小实验。我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摩擦后会有什么现象,然后我再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小实验:将毛巾放在地上用力摩擦,然后将毛巾拿起来观察毛巾会怎样。
二、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做好分层设计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思维活跃、好动、喜欢模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好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内容时,首先,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理解。对于提高层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加复杂的实验,如利用透镜进行光的折射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对于拓展层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如利用光纤进行光的传输等,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创新来拓展对光的折射的认识。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学仪器,如凸透镜或凹透镜等,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成像规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水面上的反射、玻璃中的折射等,并撰写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互动式作业,如制作一个光的折射动画或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重视知识迁移,加强实践练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做题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学生会因为做题速度慢而无法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则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无法完成作业。因此,教师要重视实践作业的作用,通过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了“机械能与动能”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实践作业:(1)请你设计一项利用机械能进行发电的项目;(2)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发电原理示意图。教师在设计实践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分析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践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合作探究
在物理学科中,动手能力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合理优化物理实践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压力”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实践作业:制作一个小模型。因为课本上没有小模型的制作方法,所以笔者让学生先自学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尝试着去制作小模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和细节问题。当学生制作完成后,笔者会对作品进行评分。
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物理实践作业。在物理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比如,在讲解“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一张力的概念图。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根据不同的符号就能分析出力的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力的概念。又如在讲解机械效率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一个机械效率的动画,通过动画演示机械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效率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情况。
结语
通过“双减”政策,教师要将“减负”工作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物理实践作业的设计,确保作业质量,在作业的布置中要突出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是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物理实践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习进度,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学优势,认真研究物理实践作业设计策略,合理设计物理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减负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白荣华.基于"双减"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 ——以人教版第3章"物态变化"为例[J].物理教师,2023,44(3):49-52.
[2]吴爱兄,宋金萍.立足学科实践提升学科素养——双减背景下物理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物理通报,2023(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