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与监管对策

作者

邱洁 肖芳玉

南平市建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中心,福建南平 354200

作者简介:邱洁(1994-),女,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

摘要:2021年南平市建阳区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检工作,共抽取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禽肉、禽蛋等样品共计320批次,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南平市建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状况较好。在后续监管工作中,农业主管部门可持续关注农药合理使用情况,同时加大农业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出率;监管对策

为进一步保障南平市建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建阳区对管辖范围内的种植、养殖企业(户)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检工作,对辖区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共抽取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禽肉、禽蛋等样品共计320批次,总合格率为99.38%。通过对建阳区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科学监管对策。

1  基本情况

1.1监测地点

建阳区辖区内潭城街道、童游街道、将口镇、崇雒乡、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书坊乡、黄坑镇、小湖镇、水吉镇、回龙乡、漳墩镇13个乡镇(街道)。

1.2监测对象

种养殖基地和茶叶初制加工场所。

1.3监测品种

抽检农产品种类为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禽肉、禽蛋。

1.4监测项目和判定依据

检测参数参照农业农村部2021年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的参数执行,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执行。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结果

2.1各类农产品抽检结果分析

各类农产品抽检结果显示,蔬菜抽检112批次、食用菌抽检4批次、茶叶抽检97批次、禽肉抽检4批次、禽蛋抽检14批次,以上产品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从不合格产品种类来看,超标产品主要为水果类,在89批次的水果样品中共检出2批次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7.75%。各类农产品抽检样品共计320批次,总合格率为99.38%。

2.2不合格样品抽检结果分析

320批次样品中共检出2批次样品不合格,从农药残留超标的具体样品及项目来看,葡萄中的氟虫腈检出值为0.14mg/kg,桔柚中的联苯菊酯检出值为0.26mg/kg。

氟虫腈是一种杀虫剂,用于对跳蚤、虱子、蟑螂、螨、蚂蚁等虫害的防治;联苯菊酯是一种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较长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氟虫腈与联苯菊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水果种植的用药量大,且用药期与采摘收获期的间隔时间短,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

2.3生产单位类型分析

320批次抽检样品涵盖全区148个生产主体:其中企业数量共计28个,抽取样品75批次;农户数量共计79个,抽取样品184批次;家庭农场数量共计22个,抽取样品31批次;合作社数量共计17个,抽取样品26批次;养殖场数量共计2个,抽取样品4批次。

2.4检出项目分析

此次320批次抽检样品中,无兽药残留检出。共有28种农药被检出,其中包括杀虫剂18种,杀菌剂10种;检出农药残留543次,其中氟虫腈项目超标1批次,联苯菊酯项目超标1批次,其它均未超标,表明建阳区的种植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生产单位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规范合理使用农药。

3  监管对策建议

3.1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环节宣传培训指导,组织对种植(养殖)主体的用药培训,牢固树立禁用药物不得使用和产品“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拓宽宣传渠道的同时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共治氛围。

3.2提升监管力度

加大源头快检筛查,合理安排抽检时间,科学把控抽检节奏,在随机抽检的基础上,针对重点时节、重点品种,开展针对性抽查,最大程度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强生产记录、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相关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3.3推进绿色生产

加强对种植环节科学安全用药的技术指导,指导生产主体采用绿色技术模式,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的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

3.4强化质检体系

配齐配强检测人员队伍,加强科学规范管理,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确保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