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如何利用现代农机推动农业“三减量”

作者

李志彬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 鹤岗 156202

摘要:农机作业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农业增产的重要途径。所谓“三减量”,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和绿色防控的使用量。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三减量”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居高不下、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化肥农药使用量“双上升”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土壤地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施“三减量”行动。

关键词:现代农机;农业“三减量”

引言:“三减量”是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用水减量化、农作物生产减量化。在推动农业“三减量”方面,农机作业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推进农业“三减量”过程中,我国农机装备与先进适用技术的匹配度仍然较低,关键农机具仍有大量缺口,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在田间地头得不到有效应用。

一、全面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农机深松整地是一项增产技术,通过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得到有效地翻转,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作物产量。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一般采用大型拖拉机作为深松机,通过对大型拖拉机深松机的改造实现了对土壤的深松。

二、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还田机械,降低秸秆还田成本

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使用,不仅能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机械,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模式、作物特性、秸秆还田作业方式和技术要求等。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机械,并做好作业机具的技术服务指导工作,以确保作业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机械需要重视作业机具的配套选择,坚持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前提,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套机具。

一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和耕作习惯以及农机作业质量要求进行选择配套机具。

二是要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选择相应的秸秆还田机械。例如,在种植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时,应选用大型覆土还田机械;在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作物时,应选用带式埋茬还田机械。

三是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和机械作业成本选择配套机具。

三、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大豆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装备在全国农机总动力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在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关于推进保护性耕作的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筹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不断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二是加强机具研发。加快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施肥等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效益,让农民切实体会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示范引导。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应用力度,切实提高保护性耕作机械推广应用效果。

四、积极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培育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示范,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积极培育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全程托管、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租赁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农业机械租赁企业,促进农机资源共享利用。鼓励和支持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发展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鼓励发展“互联网+”农机化新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实施现代农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专项工作。组织开展跨区作业能力培训和作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购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加快实施丘陵山区农机化提升工程,开展大中型拖拉机等重点机具更新改造项目实施,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条件改善,推广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和小型多功能收割机。

五、如何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力度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这项技术对保护土壤、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但是,目前在基层,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对保护性耕作认识不到位,保护性耕作在农民中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工作深入开展。要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让广大农民了解到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环境、增加土地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提高广大农民对该项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要加强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开展面向基层农村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的示范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掌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为推进保护性耕作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示范引导。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展示活动,引导农民合理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六、结语

在农业“三减量”工作中,现代农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广应用机械插秧、机播等机械播种、机收,可显著降低作物播种、收获时的用种量和用工量,提高耕地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深松施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而且可以实现农业“三减量”。因此,应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插秧、机直播、机收获等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农业“三减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吕九.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119-120.

[2]宋建宇.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农业大学.2014.

[3]武晓东.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