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对股票价格影响研究

作者

李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证券市场要健康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我国市场经济尚待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本文以力源科技信息披露为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价格

2023年1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作出了对力源科技进行处罚的决定。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下发了《立案告知书》,决定对公司立案。其主要违法事实:2021年度,力源科技通过提前确认11个水处理项目进度的方式,涉嫌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立案调查后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公司股价在去年8月26日达到19.31亿元的高点,随后震荡走低,至今股价跌幅已超50%。

信息披露是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披露违规会引起股本价格的异常波动,对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以力源科技为例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的影响进行。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报告披露不充分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过程当中, 对于公司有利的客观事实会有意进行夸大,并隐瞒或回避一些对公司不利的因素,或者是采用避重就轻的手法进行报道, 普通投资者因为信息不对称,会被这些虚假报道误导。

力源科技申报 IPO 时期,其经营业绩有稳步提升。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力源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3.08亿元、3.33亿元,同比增长5.59%、44.48%、8.28%;净利润分别为2534.78万元、4713.26万元、5217.17万元,同比增长24.28%、85.94%、10.69%。其实公司在上市前一年其业绩已开始走下坡路,上市后业绩更是明显减少。2020年和2021年,力源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3.32亿元,同比变动-18.79%、-22.59%;净利润分别为4406.45万元、1724.56万元,同比减少15.54%、60.86%。

对于公司业绩一上市就下降,公司披露主要是增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2021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2191.68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609.55万元。对公司业务和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剖析和说明。归因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误导。

2.会计报告披露不真实

主要体现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违规担保。虚假记载即财务造假,主要是粉饰业绩、隐瞒公司实际经营、虚增收入、虚列款项、编造虚假合同等行。误导性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中或通过媒体,作出影响投资者发生错误判断的陈述。重大遗漏又可以分为披露时重大遗漏、不当披露,如未按期披露报告、未披露重大涉讼、未披露重大债权债务等行为。违规担保大部分表现为上市公司未经适当审议程序擅自对外提供担保,且担保事项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

2021年度,力源科技通过提前确认11个水处理项目进度的方式,涉嫌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其中: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0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2707.29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24.71%和68.23%;2021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541.59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25.63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3.42%和34.01%;2021年三季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168.1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542.56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3.54%和27.16%。

3.会计报告披露不规范

会计报告披露不规范体现:多列支研发费用、提前确认收入、“三会”运作有虚假记录。一是2021年度力源科技将部分还没有发送到客户项目材料提前实现收入;二是公司虚报多列开支费用。没有按照实际工作工时情况对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的薪酬在研发费用和其他成本费用中进行分摊,还将少量原材料卸货费用等搬运费误计入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列支和管理不规范;三是公司2022年召开的部分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中的召开方式、会议地点与实际情况不符。

4.违规整改不及时

2021年5月,力源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期间多次收到证监警示函,但并没有及时纠错。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于2022年9月、10月、2023年1月、6月11多次对公司出具警示函,指出了公司在上市其间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存在失真,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多个问题。公司收到警示函之后,并没有认真进行整改和纠正,公司多期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还存在“三会”运作不规范等问题。2023年1月4日晚间,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6月9日晚,力源科技公告,收到证监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披露问题的成因

1.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当中,大股东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一股独大使得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普通股东不能更好地行使个人权力,缺乏了股东之间的制衡功能。如力源科技大股东沈万中,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董事,占总股本持股比例高达31.33%,其他董事会成员本身也还是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自身的监管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权力制衡缺失乃至真空,更容易出现信息违规问题。

2.有关法律法规缺失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主要依赖于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息披露的漏洞会被有效预防和制止。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只有30多年历史,相应的证券法规在不断制订和完善之中,客观上讲,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法规待建立,有些待完善,并且法规与法规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协调,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阻碍和困难。加力源科技在信息披露中存的在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情况,在很多上市公司中比较普遍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有漏洞。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是迫在眉睫。

3第三方会计监管不规范

第三方会计监管是规范上市公司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来讲主要是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会计师事务要独立于上市公司,行使审计和监督职能。从我国第三方会计监管机构来看,其设置上并不健全,有的机构之间责任分工不清,尚且缺乏一个健全有效的体系来作为支撑。有的机构,也只是单纯将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勾结,从而对于企业当中的一些违纪违法的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上,审计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存在着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一同做假账的现象,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三、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披露的策略

1.加强公司内部整顿

一是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东或者是所有者的产权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二是完善董事会结构。加强董事会作用,加强审计委员监督职能,完善董事问责机制和股东诉讼制度。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失职的董事应当进行问责,如果董事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给公司造成重大的损失的,对于股东来说,应当享受一定的诉讼权和追责权。

2.加大对市场整体的调控

一要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的分散,改变“一股独大”的现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建立起来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

二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和其他的相关经济法规。完善《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刑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信息披露规则做到有法可依。

三要加要提高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依据相应法规对违法违规会计信息披露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提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监督机构的震慑力。

3.企业自觉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遵守信息披露法规

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各个流程和环节都有相关的具体规定,包括《证券法》、《刑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上市公司认真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在实践中更加符合规范,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发生;另一方面也能让遵纪守法的企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让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得到相应的处罚。

4.投资者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专业知识储备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接收对象之一。投资者的个人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对上市公司来说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前的主要任务一要加强法规教育和风险警示教育,二要让投资者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识别、筛选和判断能力。与此同时要引入有效的准入机制。

5.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规范媒体运营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能加速信息传播、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而且对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改善证券市场环境也有积极作用。其一保持媒体相对独立性,媒体是独立于公司和企业的第三方机构,而不能成为其代言人。其二媒体舆论要依法依规,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杜绝虚假信息和恶意发布误导投资者信息。其三,媒体本身要加强自律和监督。要通过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媒体的运营,坚决打击传播虚假信息、恶意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行为,要鼓励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告、提倡传播正能量。

五、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还有很大完善空间,且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会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上市公司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合理的方式完善自身的信息披露,避免违法违规披露。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动来源于股市资金面的变化和投资者心理的波动,股市投机者的动机和情绪会影响其持有股票的意愿,因此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向市场参与者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能够使投资者及时了解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质量,也要从股民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信息披露和定期报告等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让投资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有用信息也是企业应该继续完善的一个方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科研项目“新媒体时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价波动研究”( 21C0850)。

参考文献:

1.李灿,尹战洪.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会计处理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21(11):92-99.

2.宋建波,谢梦园,荆家琪.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探究[J].财会月刊,2021(11):69-74.

3.曾雄旺,胡鹏,廖蕊.畜牧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究[J].会计之友,2021(11):106-110.

4.曹海敏,祝军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21(11):117-124.

5.魏智,张成.上市公司自媒体信息披露情绪对股价的影响研究——基于AHP模型[J].山西农经,2021(09):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