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与策略
张超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与策略,论文重点讨论了第二课堂教育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与价值,随后提出了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包括建设多元化的教育平台、设计丰富多样的信息素养课程等策略。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制定全面的教育政策和规划、增加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加强评价和反馈机制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师范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师范人才;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教育路径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未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对象,师范人才的信息素养更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还涉及到信息的评估、利用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而第二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和项目资源,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平台。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与策略,以期为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第二课堂教育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第二课堂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在学生课堂学习之外,以学校为平台,以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为导向,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形式。它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参与,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研创新等活动,提供全面培养学生的机会。第二课堂教育是自主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参与的活动;其次它是实践性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它是综合性的,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最后,它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与社会、行业、企业等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第二课堂教育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管理和信息创新能力,而第二课堂教育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平台。第二课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科研创新项目等,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第二课堂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信息评估和管理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能够学会筛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第二课堂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信息创新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培养信息处理和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更加自信和灵活应对。
(三)第二课堂教育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课堂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素材和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丰富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法。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学术研究成果、行业动态、社会问题等,从而提高信息素养的广度和深度。[1]第二课堂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需要主动收集、整理和评估信息,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创新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创新能力。
二、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
(一)建设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育平台
为了实现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的目标,需要建设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提供各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和项目,包括学术科研、社会实践、艺术体验、体育运动等多个领域。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社团组织,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和管理,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建设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信息素养课程
在第二课堂教育中,需要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信息素养课程,以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指导。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评估与管理、信息伦理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的设计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2]此外,可以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如案例研究、团队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为了有效地培养师范人才的信息素养,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负责指导学生在第二课堂教育中的选择和发展。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习群体和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实践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与社会的实践和合作相结合。学校可以与相关的社会机构、企业和行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合作。例如,与当地图书馆、博物馆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和研究活动;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创新项目等。通过与社会的合作与实践,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问题和挑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策略
(一)制定全面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为了有效推进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学校需要制定全面的教育政策和规划。这些政策和规划应当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规划资源和支持,明确教育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同时,政策和规划还需要考虑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增加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
教师是推动第二课堂教育发展和实施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学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提供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和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三)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来支持第二课堂教育的实施。例如,可以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3]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评价和反馈机制
为了确保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需要加强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成果、实践能力等方面。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作品展示、个人反思等。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结论:面向师范人才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第二课堂教育路径与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制定全面的教育政策和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以及加强评价和反馈机制。这些策略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师范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婷.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路径与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8, 36(5):6.DOI:CNKI:SUN:DXTQ.0.2018-05-011.
[2]曾剑雄,宋丹.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 32(2):9.DOI:10.3969/j.issn.1674-6120.2018.02.011.
[3]Shibo Qin,秦世波.第二课堂开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研究[C]//2013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山东省自动化学会, 2013.
张超,男,(1990-),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德育),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第二课堂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一一以天津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和师范人才培养为例”(52XQ190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