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音乐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花硕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学院212300
摘 要: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城市边缘地区出现越来越多安置房社区,其社区年轻人多数集中去了城市中心,社区老龄化问题严重。社区老人需求多数被子女们偏重在了物质上的满足,缺乏多样化的关心,对老人自身精神需求关注较少,甚至说常常被忽略。老年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助活动及自身的互助情感体验。其老人业余生活枯燥,精神生活匮乏等情况,均可通过音乐兴趣的激发培养得到极大缓解,而地方高校艺术院系可以提供大量掌握较为专业的音乐教育的学子来针对老人进行零基础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社会;音乐教育:老有所乐;
一、成立社区老年兴趣团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在城市的边缘建立了越来越多安置房社区。新成立的社区,居民多为新迁入居民,有大量随迁老人存在,又因社区处于城市边缘,年轻子女多数集中去了城市中心,社区老龄化问题严重。社区老人需求多数被子女偏重在了物质上的满足,缺乏多样化的关心,对老人自身精神需求关注较少,甚至说常常被忽略。老年人很少有机会参与互助活动,也很少有机会体验到彼此的帮助。邻里之间较为陌生,居民与社区联系不够紧密,社区参与度较低,使居民无法建立情感链接,邻里关系较陌生。薄弱的认同感无法形成社区归属感。
即使是在跟随儿女养老的家庭里面,这些老人存在感较低,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可能时间大部分将花在孙子孙女身上,白天在送完孙子孙女上学之后,就可能存在一些不知所措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时候,音乐兴趣,就可能会发挥作用了。随着年纪的增长,音乐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无论年纪大小,我们都应该分享音乐带来的快感和轻松。特别是对于晚年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和情感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尤其是那些即将离开社会工作岗位的老人,他们在离开社会之前往往无法充分融合新的社会生活氛围,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精神处境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好的社会生活情况,从而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消沉的影响。通过参与专门的音乐培训,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一种轻松的休息方法,同时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针对外来老人,以及本地退休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枯燥,精神生活匮乏等情况,深受子女的担忧的现象可以有效缓解。
通过参加各种音乐培训活动,老年人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不仅能够一起学习艺术知识,还能够分享彼此的故事,并且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在这里让老年人能够放下繁重的家务,拥抱自由、多元化的社交圈,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分享音乐的乐趣。老年人可以通过音乐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这是子女们无法实现的。通过音乐,他们可以提升思维能力、情感,并且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与他人交流,它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老年人 度过空闲时光,使他们能够在“有事可做”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因此,老年音乐和舞蹈在建立公平、诚实、友好、秩序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联系作用。
二、地方高校服务社会
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例如参加各种规模的音乐合唱团、舞蹈团、乐队和剧团。其中社区中绝大多数类似的团队,都是因为老年人的共同文化艺术爱好和兴趣相投而聚在一起,甚至大部分的社区还没组建过类似的团队,他们想参加类似的音乐活动也都没有机会。而其中他们最缺乏的问题是,缺少专业的音乐老师进行授课。而地方高校,恰恰可以最有力缓解此类问题。地方高校可以多多鼓励支持学生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多多参与社区小区老年音乐大学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也能为以后真正踏入社会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本身就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者的基地,是向社会各层次输送一定数量的音乐人才,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将音乐专业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高校音乐教育在社会服务中,具有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也能够为高校和社会之间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实现高校音乐教育对社会服务的意义。高校鼓励学生参与在社区进行的老年大学活动,即可实现社区对学校艺术院系发展的新要求,又使学院学生在为服务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才华获得展示,实际水平也获得提高。还可以为学院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获得社会认可和良好信誉奠定了扎实的条件基础。
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其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创新实践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其音乐素养。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艺术学院应加强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本地社区搭建合作老年音乐大学平台,即可有效缓解社区“冷漠病”现象,增强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们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为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第七次中华民族大会的最新统计,到2021年5月,中国已有超过2. 6亿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加,对老年群体需求关注逐步上升。当今,社会已经习惯于把大量的发展目标投向高校,因此,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当前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挑战。高校应鼓励学生梳理整合校内外部资源,针对社网络较为薄弱,普遍存在孤独感、低价值感甚至无用感的社区老年人,建立一个完善的老年人自助互助的音乐平台,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用更加科学、标准的方式方法来解决老年群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匮乏等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孙艺文.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服务社会的现状与路径——以宿迁学院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16):72-75.
[2]季春玲,涂蓓,王泽.音乐舞蹈美育教育在老年大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21(08):195-198.
[3]何琼.声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以皖江学院为例[J].当代音乐,2016(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