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与机制
赵鹏
抚顺泰和煤炭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抚顺113003
【摘要】
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是造成地下矿井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与机制,并探讨冲击地压的预防与控制技术。通过对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和矿体变形等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索,阐述了应力分布、岩石变形及瓦斯涌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还提出了针对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技术,包括合理设计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稳定性和加强瓦斯抽放等措施。最后,通过对冲击地压的监测技术进行概述,强调了灾害预测与预警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冲击地压预防与控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采矿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煤矿开采冲击地压
【引言】
在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地质灾害。其造成的危害不仅给采矿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影响了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与机制,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冲击地压的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机制。同时,还将介绍冲击地压的预防与控制技术,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采矿工程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与机制
1.1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
采矿工程中的冲击地压是由于采矿活动引起地层的变形和应力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地压突然增加的现象。冲击地压的成因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采矿方法对冲击地压成因的影响:采矿方法选择不仅会影响地压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地压的传递途径和速度。采煤、采矿等常见采矿方法会引起地层较大的变形和应力变化,从而导致冲击地压形成。其次地层性质对冲击地压成因的影响:不同地层的力学特性、岩石层的厚度和层间关系等因素会影响地层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地层性质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地压的产生。第三采场准备对冲击地压成因的影响:采场的合理布置、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等因素对地层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产生重要影响。采场准备的不当可能导致地层变形加剧,从而加剧冲击地压的形成。
1.2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
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涉及岩体的破裂和应力分布的变化。破裂是冲击地压形成的关键因素,由于巨大的压力和应力,在开采过程中,岩体会发生变形和破裂。这种破裂会引起冲击波的传播,从而导致地压增大。应力分布的变化也是冲击地压形成的重要机制,采矿过程中,工作面的开采会导致岩体内部应力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应力的重新分布,使原本较低的应力区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限,这种应力变化可能导致冲击地压的形成。因此,深入了解岩体的破裂机制和应力分布的变化至关重要。
2冲击地压的预防与控制技术
2.1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灾害类型
在采矿工程中,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灾害类型,其中冲击地压是最主要的一种。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质状况、采矿方法和采矿速度等因素导致的短期剧烈应力变化,在地层中产生挤压作用的现象。这种挤压作用导致地层发生临时破裂和变形,并产生强大的应力波,给采矿工程带来巨大的威胁。另一个重要的灾害类型是岩爆,也是值得关注的。当岩石在开采过程中受到巨大应力的作用下瞬间破裂和释放时,就会发生岩爆。这种破裂和释放会引发巨大的冲击波和飞石,给采矿工程带来威胁,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此外,还有地面沉降和地表裂缝等常见的灾害类型存在。这些灾害类型的发生对采矿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减少这些灾害类型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2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
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优化采矿工艺、调整开采方式、控制采场动态压力以及加强支护措施等方面。首先,优化采矿工艺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布置采场是关键,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支护柱、减少采煤工作面长度等措施来降低采矿活动对岩体的影响。此外,合理调整采煤速度也能有效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其次,调整开采方式是降低冲击地压危害的重要措施。分级充填法和疏松爆破法等新的开采方式能够减小采场破坏范围,减轻冲击地压对矿山的影响。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善采场的稳定性,并降低岩体破裂带的发育,从而减少冲击地压的产生。控制采场动态压力也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合理布置采场和采取合适的工作面进退方式能够控制采场的动态压力。通过减小地压峰值和地压脉冲,可以有效降低冲击地压的危害。最后,加强支护措施是控制冲击地压的关键步骤。针对需要支护的工作面,应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增强锚杆支护和矿石充填等措施。这些支护措施能够提升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效抵抗冲击地压的影响。
2.3冲击地压的控制技术
冲击地压的控制技术是保障采矿工程安全和生产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了解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和引起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采矿环境和工况,制定合理的控制技术以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首先合理的支护设计。支护结构的作用与重要性,设计合适的支护方案,分散和承受地应力集中,降低冲击力。其次科学的采矿方法和工艺。采矿布局和工作面控制措施,回填和加固采空区域,减缓地压积累速度,控制冲击地压。第三地压监测和预警系统。监测地压变化的重要性,实时监测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冲击地压事故通过综合运用支护设计、科学的采矿方法和工艺以及地压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冲击地压,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冲击地压的监测技术
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在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常用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应变传感器、应变片、振动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应变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岩体应变变化的工具。通过分析应变曲线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冲击地压的程度。该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敏感度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冲击地压的监测。应变片是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岩层变形和应力变化的传感器。在采矿工程中,应变片被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测岩层的变形和变应力情况。其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使其成为评估冲击地压的重要工具之一。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可以监测采矿过程中产生振动情况的技术。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可以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振动传感器的应用在控制冲击地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冲击地压风险。
【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采矿工程中冲击地压的成因与机制,提出了冲击地压的预防与控制技术。通过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灾害类型进行细致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技术。这对于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冲击地压的监测技术,以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深化对冲击地压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的探索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矿震诱发巷道冲击地压研究[D].朱小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1
[2]非齐次热湿边界条件下巷道壁温解析解及风温预测研究[D].郝晓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
[3]高应力巷道含层理围岩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D].王拓.中国矿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