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育高职大学生雷锋精神的意义及实践路径
胡佳悦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特质及时代内涵,雷锋精神所包含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丰富内涵,深深的影响着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新时代培养高职大学生雷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就要将雷锋精神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多元路径,使雷锋精神真正成为引导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有益精神养分。
关键字:雷锋精神;意义;实践路径;高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雷锋精神做出重要的批示和讲话,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1]。我们不仅需要学习雷锋的精神内涵,更要学习他付诸于实际行动,将崇高的道德准则践行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为社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培养高职大学生雷锋精神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举措,也对促进高职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积极意义
雷锋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的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崇高体现和思想结晶,是指引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方向的灯塔航标。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对雷锋同志生平事迹所展现出的艰苦朴素、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团结友爱等高尚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情感升华,同时还包含了新时代千千万万雷锋式典型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将所有的雷锋式先进事迹进行高度理论概括。时间和实践都充分印证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永不过时。新时代在高职院校继续培育高职大学生雷锋精神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精神也处处彰显着“追求真理、坚守理想”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在科技、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引起了西方敌对势力的警觉,他们试图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对我们进行渗透,以期达到西化我们的不良目的。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和碰撞。大学生正处于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思潮很容易动摇他们对党的领导的坚定信念,减弱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雷锋是拥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典型榜样,他的理想信念深深扎根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坚定的爱国情怀。雷锋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是包含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培育高职大学生雷锋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
(2)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
雷锋是爱岗敬业的典型模范,敬业精神也是雷锋精神中最为朴实的内涵。雷锋对个人发展的追求始终以满足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为前提,他时刻将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重要位置;始终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真正实现了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真切地将自己的青春与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雷锋精神所展现的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正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和具备的精神素养。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识到再朴素的岗位只要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都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合雷锋的敬业精神,有利于消除大学生择业时的浮躁心气,化解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理想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有机统一。
(3)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实干精神
雷锋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其根本动力是想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物化的社会关系,个人在生活中被物质所支配,一些人奉行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人们生活中比较盛行。因此在面对物化社会关系盛行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好雷锋精神,特别是鼓励学生继承雷锋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实干作风,就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塑造奋斗向上的健康发展理念,杜绝物化社会关系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路径
(1)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弘扬雷锋精神奠定认识基础
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与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契合度最高。要想雷锋精神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价值引领的作用做到真正的以理服人,高职院校就务必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用课程讲述的方式拓宽高职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奠定高职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基础。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着重阐述雷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帮助学生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核,在学生脑海中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榜样形象。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课程内容中与雷锋精神匹配度较高的内容,将雷锋的事迹融入到课程内容的讲述中,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价值的敬业精神就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思政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雷锋生前事迹,增强学生课堂感性认识,更好的带入情境之中,更加直观的感受雷锋精神的力量。
(2)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激发高职学生情感共鸣
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担,通过校园文化创新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是弘扬雷锋将神的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在校园物质文化建中融入雷锋精神元素,从校园结构布局、园区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方向入手,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布置一些雷锋头像、雷锋故事等雷锋精神特色展区,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名片。创建雷锋精神教育刊物,征集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感悟文章,创办雷锋精神读书交流会等学术沙龙,增强师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比如邀请国家级或省级劳动模范、先进职工代表、青年大国工匠、优秀毕业生校友等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悟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
(3)注重思政实践活动对雷锋精神教育的巩固效果
在当前阶段,红色文化基地、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作为校外实践基地,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思政实践课程手段。辽宁省作为雷锋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雷锋精神实践教育资源,很多城市均有雷锋纪念馆,可以在实践课中带领学生参观这些雷锋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通过教师和解说员的讲解,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雷锋精神的内在含义。回校后还可引导学生结合参观感悟完成例如情景剧、微视频、演讲比赛等雷锋精神课后实践作业,提升实践育人的时效性,进一步巩固雷锋精神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学习雷锋精神听听习近平总书记的 10 句嘱托 [EB/OL]. ( 2019 - 03 - 05) [2021 - 11 - 10]. http: / /cpcpeople. comcn /xuexi /n1 /2019 /0305 /c385474 - 30957918 ht
作者简介:胡佳悦(1995-),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硕士,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向:技术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