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沈丽君

山东欣鼎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35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国家不断的进步,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背景下,机械工程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作为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重要产物,机电一体化在目前现代化机械工程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支持下,各专业领域获得一定程度的突破,大多朝着自动化、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在机械工程领域,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是推动机械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应用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机械工程质量。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中,机电一体化适用范围更广,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当中,为机械工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作用,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若能有效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不仅能够革新企业的思维方式,还能促进其发展模式的改革,能够对实际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如很多工业生产制造环节非常繁琐,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也要应用到各种生产设施,对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要严格监督生产过程,以免发生生产事故,影响产品质量或者危害人员安全。而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对整体生产活动过程进行监督,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企业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机器生产质量。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征

2.1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是工程机械的两大核心技术领域。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机械结构、电气线路、液压系统等各个方面的设计更加合理和可靠,从而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工程机械的控制和监测更加精确。例如,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液压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2.2提高生产安全性

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但是在之前的机械运行模式中,由于技术因素的限制,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运行效率不足,而且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不利于生产人员的安全,在各类故障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风险事故,这种情况对企业的发展尤其不利。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实现对农机故障的精准识别和实时性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功能强大,拥有程序编制功能和自动化控制功能,在程序设定以后,机械会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作业,整个过程效率较高,而且由于减少了人为参与,生产安全性也大幅度提高。在机械运行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会对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化监测,以便于及时地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进一步保证了人员的作业安全性。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诊断是机械工程生产建设整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工作环节有着密切联系,保障工程机械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下,工程机械运行系统功能参数相对丰富,且形成了贴合工程机械实际建设要求的配套生产技术。在机械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产品使用故障或损坏等情况,其本质在于不同技术进行融合时存在协调性不足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利用现代化故障诊断技术结合工程机械生产建设实际情况,搭建起科学完善的安全容错体系,以及时反馈细节问题和有效规避运行风险。将故障自动化诊断功能模块嵌入工程机械整个系统,用于发现机械设备运行异常和精准确定故障区域。应用故障诊断技术的同时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才操作培训,使其形成对技术应用的正确认知。此外,在电子故障诊断体系构建中,依照机械工程生产建设实际,灵活应用超声波探伤仪、红外线分光光度仪、热像仪、红外测温仪等相关机械故障诊断仪器。目前,振动监测、超声监测、油液监测、性能趋势分析以及无损探伤等,是机械工程领域较为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方式。

3.2在智能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是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呈现,智能机器人涉及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仿生学技术等领域。近年来,关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逐渐增多,已经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重要研究方向。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有效整合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能够模拟人脑思维模式,通过相关数据基础实现智能化识别、判断,还能够学习人类的行为习惯,按照相关指令开展动作。将智能机器人用于机械工程领域,能够利用其开展一些重复性大、危险性高的工作,能够明显减轻相关人员工作量,保证工作连续性,对保证机械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智能机器人在机械工程中运用,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精度差等问题,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连续工作,对推动机械工程规范化生产意义重大。

3.3数控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PLC控制编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机械加工设备,能结合其实际情况设置程序控制命令,加强生产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当其满足预期条件时,自动激活设备指令,控制机器进行有序开展。同时,在机械工程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向生产机器设备发送指令,机器会根据指令内容完成整个生产作业,并将生产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监测日常生产数据,合理调整生产信息。在进行机械工程时,要科学应用可编程控制系统,让存储数据的机器设备进一步分析生产条件,同时在加工中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互结合,从而实现机器生产的远程控制。另外,工作人员可通过数字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来控制机器设备,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利用计算机系统向机器控制系统发布生产命令,再使用机器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完成自动化生产控制,促进机电一体化生产过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4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引入

(1)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普遍,数码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都有很好的基础;诸如虚拟设计、超级计算机等技术都非常发达。这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运行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操作性强、可靠性高、具有自我诊断和维护能力等。电子设备可以达到一定的智能程度,可以进行远程控制,也可以进行自诊断和自愈。在这一点上,CNC与传统的机械设备不同,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例如设置I/O接口、增加人机对话、数据库的智能化更新等。(2)将智能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符合目前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的融合程度将会大大提高,成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地引进新的理念,不断地运用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结语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前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其将会在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江龙,张春晖.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23,13(1):156.

[2]王传礼,王顺,靳华伟,等.提升机电机械盘式制动器的间隙与压力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242.

[3]朱文琦,邰鑫.基于物联网数控的机械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20,42(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