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钟澍
清远市佛冈县佛冈中学,广东 清远 511600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兴趣更易被激发,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确保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转化成直观、易懂的知识,教学重难点更易攻克,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不当的问题。目前,一些高中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造成了高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的课程融合不合理,进而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一堂课,只有把信息技术和课程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1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源都是全平台共享的,学生只要想学习只需要一个电子设备就能使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手段不再局限于课堂,从学习空间上来说变得更加广阔。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信息技术自主搜寻资料并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1.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的现象,使学生实现数学的全方位发展。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能够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强化学生与数学相关的所有能力,包括数学思考、数学探索、数学总结和数学反思,帮助学生在各项基础能力方面实现全面飞跃性的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升。
2 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途径
2.1 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
倘若硬件设备准备不足、条件不达标,则难以实现最优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基本的设施准备不齐,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经济水平不足的地区,例如,一些学校配置的多媒体设备近十年不进行更新,一些高分辨率的视频根本无法播放。须知,网络及软件技术的发展是以爆炸式的速度在更新,硬件配置跟不上,一些先进的数学软件、应用工具根本无法运行。另一方面,硬件配置不够先进,将导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大打折扣。为此,学校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设施,逐步提高和更新硬件设施,最终体验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
2.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恐惧心理普遍较为严重,而这种恐惧心理也伴有诸多厌倦感。这是由于高中数学十分复杂和深奥,且学习中包含了较多的定理和公式,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难度极大,也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程序化的数学课堂中,解决数学题目耗费了大量时间,师生之间也缺少沟通和交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创设良好的高中数学课堂氛围,所以教师便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构建数学课堂。例如,在函数计算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可以选择图形计算器,使整个演算过程更加简便,使学生直观了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在辅助课堂教学时,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打破传统枯燥的学习氛围,使整个学习氛围更加愉悦。在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软件来绘制函数图像,然后在软件的辅助下,对函数图像进行各种调整和改变。
2.3 系统性地整合知识,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的教师,最为显著的特征为系统化、长期化,数字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的,在选择课堂切入点时,应基于新旧知识连贯性之上进行明确,继而再系统性地整合数学知识。无论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或是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改变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都应注重强化重难点知识。教师在传统模式之下,主要是采用重点讲解某个知识点的形式,使得学生意识到该知识点尤为重要,若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掌握该知识点。
2.4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课,满足学生需求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繁杂且丰富,而一节课的时间短,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只能重点讲解部分内容。为了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应当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针对本章节的微课,在微课中通过展示知识点或引入例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相对快速地理解、吸收这些内容。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由于知识点相对较为复杂,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性地理解这些知识点,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教学微课,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在课后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内容。在微课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假设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为圆的半径,当直线和圆相离时,AB与圆心O相离,则d>r;当直线和圆相交时,AB与圆心O相交,则d<r,AB为圆的割线;当直线和圆相切时,AB为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作切点,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于切线,此时AB与圆心O相切,d=r。在微课中,教师还应设计相应的拓展习题,让学生运用相应知识解答问题。通过微课教学,教师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2.5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结合,还可有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可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简化,并直观进行展示,学生可利用自己的感官认知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椭圆》为例,由于在过往的知识点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圆形内容,椭圆作为圆形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在画法上并不理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其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属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必然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实施基础、教师能力方面做好准备,然后做好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从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志鹏.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科幻画报,2021(12):73-74.
作者简介:钟澍(1983- ),女,高中数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