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叶秋霞

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 聊城 252000

摘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的情况,从自身从事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多角度分析了立德树人德育的实现路径,以及在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学中相关教学策略,希望对全面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教学创新

1 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这就要充分重视并加强德育教育的工作,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 立德树人德育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2.1 发挥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应紧扣党的各项教育政策,充分发挥出德育课程的优势,从社会教育的需求出发来开展相应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一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鼓励帮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任务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理想教育,不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的优势,结合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度教学改革,加强社会热点分析,鼓励教学方式创新,重点突出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

2.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立德树人”教育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理念下,教师应重视自身在治学态度、行为准则、处事方式、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工作,积极通过日常化活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展示出学识胸襟、民族精神、爱国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也能进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道德修养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在“立德树人”教育中为学生树立榜样,从多角度来展示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优势,帮助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榜样形象。只有教师从心里真心爱戴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敬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如何通过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来武装自己,不断保障自身专业化水平提升,定期开展知识储备更新,通过高质量的德育教学工作,切实实现预期的立德树人德育的教育目标。

2.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环节,重点应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鼓励学生能从实际出发来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相互紧密结合,更好地完善自身的道德情操,满足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而不断奋斗。

在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重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重视教育方法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基于学生自主权,帮助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并能结合实际通过实践而具备较强的批判精神,能敢于质疑,这样才能保障探索的热情和活力始终充满着整个校园中,能更好地构建思想争鸣、融汇交流的学习环境。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环节中,应从实际出发,重点落实加强教学环节的各方面细节内容,并能保障实践教学的学时得以进一步增加,更好地鼓励学生参与多项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中,鼓励通过所学知识来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通过一系列的主题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能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内容,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不断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以全面增强,更好地适应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4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

学生主要是在校园中接受“立德树人”的熏陶,这就应从实际出发来重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及学风,并凸显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则应重点明确如何展示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化人功能。同时,为了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应重点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致力于如何保障落实他们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身心感受的变化,实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

在全方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德育教学中的时代特色,并能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环节中。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史、校庆日等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历史,并能感受到学校沉积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学校的情感。同时,可以发挥出国庆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能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始终充满着高尚德育、优雅文化活动,能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在日常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开展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热点、国家政策方针等方面的专题讨论,希望能通过必要的活动,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工作,能从多角度来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氛围。最后,学校应发挥出学生社团的作用,能更好地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展示出校园文化所展示出的育人功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时代的挑战,重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不仅能明确“立德”的教育法则,还能从实际出发来明确“育人”的教育规律,能在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来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方法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而能有效塑造学生良好的灵魂,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目标,符合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严胜.初中道德与法治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策略[J].今天,2021(17):0071-0071.

[2] 郑家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1(24):33-34.

[3] 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3Z):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