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梁艳
泰国格乐大学 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泰国 曼谷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提高和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增强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汉语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成为了新时代的需求,很多外国人都慢慢将汉语学习起来。中泰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发展迅速,文化交流也逐渐加深,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不断增多,但是汉语的一些特殊发音也给外国学生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在语音的学习上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提高语言能力,掌握汉语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的老师们都在积极的研究分析汉语语音的偏误,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阅读、资料调查等手段,以泰国零基础大学生为例,对汉语教学的语音偏误现状进行搜集分析,帮助学生更快的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特殊发音;语音偏误;泰国留学生;分析。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很多外国人纷纷开始学习汉语,同时也是因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迅速提高。泰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国也是学习汉语热情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觉得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空间都将会给泰国带去很多好的机遇。也在泰国掀起了一阵“汉语热”的浪潮。
泰国是中国汉语教学志愿者的试验田和发源地,也是中国政府实施汉语教学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2007年,泰国教育部出台《促进汉语教学,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后,中国国家汉语海外推广办公室在应泰国教育部要求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任教的同时,开启了“培养泰国汉语教师培训计划”也帮助泰国解决了老师大量缺少的问题,不少青年学生积极响应。
除了与政府合作,泰国作为旅游大国,是很多中国人外出游玩儿的选择,中国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早在几年前,中国已经包办了泰国旅游业,成为了最大的来源国,也就是说;走在泰国街道上,10人当中可能就会有一个是中国游客。因此,汉语学习需求与日俱增是一个大的趋势。
1.2 研究意义
“汉语热”的浪潮逐渐高涨,学习汉语的泰国人也越来越多,也就导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与汉语相关的问题。在语音方面尤其突出。
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关键,是与人谈话交流时双方互相理解的不可取少的语言工具,是交际的主要媒介,在对外汉语的学习中,语音教学举足轻重。发音不准,有时候会给看别人造成曲解,再严重的时候则会使对方都没法沟通。1赵元任先生曾在语音教学中指出“初期对于语音的学习,是一项费力的、很难的、对于今后的学习影响特别大的一项工作。”他认为,在开始学习的两三周就应该将语音的发音都学会,这就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在前期的两三周不能够正确的进行语音教学,就会给学习者留下终生的语音石化。而学生如果不能在前期将语音掌握好,以后再深入学习的时候,就会把错误的语音带入。因此,语音教学是汉语学习当中的要点也是难点。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音对汉语语音学习有很明显的影响。泰国学生的语音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和泰国在语音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给泰国学习者降低了难度,但是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过渡泛化。比如:使用母语给汉语注音,导致学生发音的本土腔调严重。2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因此,要想快速的教好汉语,一定要先找到一个语音教学的切入点。
为了研究母语对汉语语音学习的具体影响,就需要了解泰国学生语音习得思维过程,母语迁移化的偏误影响。从而帮助留学生正确认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并提高教学质量。
1.3 对泰国汉语研究现状
学习语音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基础,也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和开始。在这方面很多学者早已开始针对外国人的汉语偏误进行研究,泰国也不例外而且发展迅速,目前对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研究都已成熟。
李红印,北京大学最早研究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学者之一,他通过调查泰国高校中文系一、二年级学生和中文系部分泰国老师的汉语发音,发现卷舌音“zh、ch、sh、r”是泰国学生发音上的难点,这四个声母的偏误形式最复杂,最多可达7种偏误形式,而且泰语中没有卷舌音。此外,在初级阶段的学生,还有将k和h的发音混读的情况。还有泰语语音中鼻音对汉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作者认为,泰语中鼻音的发音,对汉语声母的发音有直接的影响。
陈娥的《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研究》论文,比较详细、全面地分析了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他根据普拉克特提出的“难度等级模式”,将泰国学生的声母偏误层级分为四个层级:第一级是难度比较低的层级,其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拉丁文的书写形式和实际音值都与汉语语音系统中的声母完全相同,从而对汉语的声母学习形成了正迁移;第二级是两种语音里都有的声母,但是写法是不相同的,这使汉语的声母学习形成了负迁移;第三级是泰语语音中没有而汉语语音中有的音素;第四级是泰语中只有相近的音素的声母。
1.4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又称错误分析,有很长的历史,早时偏误分析主要是搜集一些常用的错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进行归纳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学项目的安排提供依据,没有什么理论框架,也不解释错误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何作用。所以人们对错误没有定义,也没有研究所产生的原因。到50年代,对比分析开始发展时,偏误分析更是一度走了下坡路。6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对中介语进行研究,偏误分析又开始受人重视。
根据鲁健骥先生的定义,偏误,是指学习外语的人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的差距。科德(S.PitCorder)指出,第一语言的错误和第二语言的偏误,差别在于,第一语言的人能够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应该如何改正。而第二语言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说错了,无法及时改正。因此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一些规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产生什么样的语音偏误。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2 泰国零基础大学生汉语语音偏误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音偏误做过调查研究,很多学者结合对比分析理论分析了汉语和泰语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并且做出了难度等级的划分,但是很多的教学实践表明:泰国学生的语音偏误并不完全与难度等级的划分有关系,也会有很多的外在因素。因此,还有很多的学者进行调查问卷、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汉语的语音偏误调查。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和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难度划分的调查方法,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进行泰国零基础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语音偏误分析,对每一方面进行难度等级划分。
2.2 汉泰语言语音比较
各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语音入手,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将汉语的发音快速吸收对于泰国学生学好汉语尤为重要。泰语和汉语有着很密切的关系。3范宏贵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汉语和泰语之间的关系,有人对我国的依语、黎语、泰语、越南的黑泰语、白泰语、土语做了对比研究,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它们之间有许多一样的地方。通过论证,汉语和泰语有着很密切的亲属关系。虽然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从语音系统方面,还是存在着内在差别,这些异同点对学习者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对零基础的泰国大学生进行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2.2.1声母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在声母方面的偏误主要集中在:h、j、q、x、zh、ch、sh、r。
(1)h的发音偏误
泰语中的[h]和中文的h[x]发音很相似,但泰语是喉咙擦音而汉语是舌根擦音,而且两者都属于清擦音。泰语中的[h]与汉语中的[x]相比较,泰语中的[h]发音更靠后一些,因此,学习者很容易带有很重的鼻音。
(2)j、q、x的发音偏误
在泰语辅音中没有与汉语j、q、x相同的音,所以很多泰国学生就会用泰语音节来代替。听上去便成了汉语方言中的尖音,与广东人的说普通话的情况很相似。出现这一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母语的负迁移,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的不恰当或者教材编写不够严谨。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一些教材中讲到词语和句子时,上面是汉语拼音,下面是汉字的泰语注音,这样很容易误导学生,不能够正确帮助学生纠正母语的负迁移。
(3)zh、ch、sh的发音偏误
zh、ch、sh的发音是需要学生把舌尖翘起来,形成卷舌发音,但是由于泰语中没有卷舌音,所以学习zh、ch、sh也成了泰国初学者学习的难点。在学习中通常会用[c]、[c’]、[s]来代替。此外,泰国学生在翘舌音和平舌音两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的声母上有很大的“顽疾”,经常会将其混在一起发音,不如“老师请吃饭”这句话,就会说成“老吃醒师饭”。出现“sh和ch”的和“q和x”的混淆。
(4)r的发音偏误
泰语中有舌尖中颤音是与我们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浊擦音的r的形状是相同的,而且两者都是舌尖音,但是它的发音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学习r的发音时,泰国学生经常会用母语中的[r]代替。
2.2.2韵母偏误分析
韵母的学习对泰国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汉泰的语音系统中都有韵母的学习,甚至相对来说,泰语语音更不好习得。
一般认为汉语的韵母有35个,有的则分为37个。而泰语的韵母有44个,在语音发音和拼写规则上都有很多变化。虽说汉语的语音系统相对泰语的语音系统来说,显得更简单易懂一些,但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初学者还是多少会受到一些干扰,从而导致部分韵母偏误。
单元音的发音偏误
(1)舌面元音i
泰语中没有i这个音素,所以泰国初学者经常会把把i[i]和声母s相拼。他们会习惯性将si都发成尖音,在发[i]、这两个音时,舌位的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发音不到位。这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
(2)舌面元音ü
汉语韵母ü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很难的,泰语中也不存在这个音,因此凡是含有ü的有关的韵母和音节都很难把握。最常见的偏误是u代替ü比如说,“吕老师”泰国学生会叫成“鲁老师”。第二种情况是i代替ü,比如将“去”说成“气”。
(3)舌面元音er
er的发音在汉语中是需要将舌头卷起来说的,而这种形式也是造成泰国学习者语音偏误的原因,他们会将卷舌音发成央元音或舌面前元音[e],有时因为口张的太大,读的时候会像儿化韵[ar]。
(4)舌面元音o
受英语负迁移的作用,初学汉语时,泰国学生容易将汉语拼音中的o[o]读成英语字母o[u:],如将[bo]读成[bu:]。同时,汉语拼音中的o在不同韵母中实际代表着三个不同的音素:[o]、[u]和[]。在读准单元音o[o]之后,许多初学汉语的泰国大学生又容易受其影响而将ao、ou这两个音读成[ao]、[ou]。
复元音的发声偏误
(1)复韵母uo、ou
复韵母uo和ou,这两者在书写上有很大的相似点,所以对于不是很熟悉的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比如“jiāoshòu”读成“jiāoshuò”,“huāluò”读成“huālòu”。uo的偏误还有一种情况,即是在书写时混淆uo和o,比如po写成puo。
复韵母ia、ie、üe
复韵母ia、ie、üe也是在语音学习中出现偏误率很高的。许多初学者在听辨识分不清ie和üe,比如将“jiějué”读成“jiějié”或“juejue”,将“yuèyè”读成“yèyè”或“yuèyuè”。在听辨ia和ie这两个音时,也会经常混在一起,比如“xièxiè”读成“xiàxià”。
2.2.3声调偏误分析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国家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点。但是声调对于泰国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因为泰国也有声调语言。但是中国人和泰国人的音高变化是有区别的,中国人相对来说音高变化范围比泰国要大。可能也与泰国的文化有关,在泰国说话绵言细语是一种礼貌的象征,所以这也是泰国学生声调偏误的原因之一。
初级阶段的泰国汉语留学生的声调偏误多集中在调值上,即发音时发不到相对应的调值。比如发阴平(第一声,调值55)时,发音不够高;第二声起调的高度找不准;上声(第三声,调值214),发音不够饱满,总以调值211的形式出现;第四声(调值51)发音时不够低,不够干脆。泰国初级阶段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套用母语的声调是造成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泰语中有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长音短之分,这对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有负面的影响。
3 结语
汉语教学中,语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4麦基所言:“如果说描写一种语言已非常复杂,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辨识描写则不只复杂一倍”。而建立在两种语言辨识描写基础上的偏误分析则更为复杂。本文对泰国零基础大学生汉语语音进行偏误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语音系统也相当复杂。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的方面,恳望老师对本文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3] 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1995:66
[4] 陈娥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2006
[5] 蒋印莲.泰国人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难点辨析[J].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