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职数学高效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闫玉萍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121
摘要:在国内教育教学体系愈加完善的条件下,职教高考也给中职生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促使很多中职生都能够在高校中继续学业,所以高效复习便会是中职生要注重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对于数学专业来讲,学生在复习期间了解的知识不完善,不能实现预期的复习目标。所以就要根据学生目前复习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建议,以期让学生在职教高考中都能考出理想分数。
关键词:中职数学;高效复习;职教高考;策略;建议
引言
在近三年的复习和职教高考中,教师发现学生会面对很多难题,很多专业理论都是一知半解,复习过程很艰难,学生没有对基础性的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等进行充分掌握,典型性的习题也是每做必错,导致最终的复习不能强化效率,在现实层面上来看,教师未能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探讨,未能对学生的客观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而数学复习基本上都会有笼统性的特征,学生的思考过程则会表现形象化的联想和逐渐的记忆。快速、笼统地复习不能保证更好的效果,使得学生复习积极性下降,数学教学质量成效不理想,也难以保证职教高考的理想性,所以就要对此进行深化探讨。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长久以来,中职生数学学习的效率都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其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而且在学习期间也未能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了解,所以就不能做到拓展性的灵活应用,使得学习效率变弱。这样的条件就不能保证学生职教高考的好成绩,教师要借助所有可行的措施,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与成效,促进其能够实现理想的学习目标。
2 数学复习的高效策略
2.1 编写方案,依案自学数学
课前复习非常重要,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写复习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方案自学并提出自学要求。对于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让其仔细阅读教材,熟记概念公式,然后再根据方案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于知识的薄弱环节已有所了解,在教师教学中就会有重点地学习,促进学生有计划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复习质量,以期促进职教高考效果的理想性。
2.2 课内导学,主动构建
第一是组织谈论,梳理知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前,教师要考虑给学生预留5~10分钟的准备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促使其在思想交流中,接收到新资源,并发表个人见解;在小组讨论活动结束时,再以小组形式进行结论总结,教师需要请各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对结论的缺失进行指正和弥补,此时教师应起到引导与评析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解决建议进行补充。最后,教师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使其对知识进行整理、巩固与加深,完善自身知识网络。如进行等比数列相关知识复习时,教师可在学案中针对其性质提出以下问题:列举两个等比数列,并总结一下它的性质特点考察a3与a5两者之间的关系。任意两项am与an存在哪些联系?a2.a4与a1.a5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假如m,n,p,t∈N,当 m+n=p+t时,am、an、ap、at这四项之间的关系? 在对这些题目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相关操作要安排在学生给出实例的基础上,而其中结论只要学生作出计算便可获知。学生在课上思考中结合本身思路总结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实例予以讲解,如果发现学生不能顺利作出结论,教师就要考虑数据过大的因素,所以就难以作出结论。另外,就是学生给出的实例不合理,即实例中的数列不属于等比数列,所以不能获知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进行思想交流,并合理推选组员,即接受速度快的学生与速度慢的学生被划分到同一组,助力接受速度慢学生强化学习的快捷性,并且在组员的相互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并能够变通性实践等比数列,进而给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是精讲点拨,领悟内化。从数学教学方面讲,在引导学生开展复习活动时,教师要经常导入新的知识,而且在习题讲解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的练习。在一般情况下,中职的学习都会伴随如下现象,掌握理论而实践不精准,实践精准而不全面。这主要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掌握不充分,理论应用刻板;二是在平时练习中不能很好分析题目,继而因此而丢分。所以在平时复习环节,教师就要注重对例题的进一步细化讲解,并给学生指出其中的要点,在面对运算、证明等题型时,应以最为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并标准化解题流程,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关解题方面避免丢分现象,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增加平时练习时间,并对学生的练习效果予以评价,促使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思路。如教师在黑板上列举如下试题:等比数列中,a1=2,a4=54,求q与S4;al=2,S3=26,求q与a3。然后要求某学生到黑板上演练,让其他学生进行集体批改。这些例题导入,重点是检测学生等比数列学习效果,尤其是检测公式方面的学习效果。在课堂知识讲解结束时,教师就要立即进行结论总结,要鼓励学生以问题的形式来进行结论总结,让学生自述对本节课中概念以及公式的了解程度,预测在后续习题作业中知识应用的变通性。也可让学生总结一道题的所用解法以及流程,从而进一步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使学生从中意识到本身学习中的亮点与缺失,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条件。
结语
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在持续向好,中职生在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的前提下,也能够有机会在大学继续学业。然而大部分中职学生都不具备较强的数学理论基础,难以保证实现理想中的职教考试效果。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就需要在完善教学方案的前提下,发挥好课堂引领者职能,理清知识脉络;通过适度指导,促使学生深化掌握知识,强化学生数学高效复习的质量成效,保障其能够实现理想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 杨尔军.对口单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考,2019(15)
[2] 周关保.浅析中职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
[3] 苟海峰;来维恩;张伟丽. 中职数学复习策略与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