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有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李珊珊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县直幼儿园 河北 邯郸 056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如今的社会更加重视个体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三观建立、开始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有效的观察,本文首先论述了在进行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时需要确立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通过结合实践的方式对如何进行幼儿观察进行了论述,即从兴趣点出发进行引导、利用差异化的观察方式以及观察孩子价值观的建立。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行为;教学质量
引言: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强大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教师需要重点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深化能力进行观察,让孩子能够首先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正确的认知,其次要能够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最后要能够通过情感的体会和表达给予身边人温暖,因此就需要教师利用差异化的观察方式,通过孩子的兴趣点来进行观察,最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1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目标和原则
1.1 认知行为能力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多种感官的配合,尤其是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幼儿会在游戏中充分进行探索和互动,逐渐积累各样的行为模式,在这样的行为模式下进行进一步学习,因此,游戏的复杂程度和内涵的深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幼儿在游戏中调动感官的程度,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对物体的形状、颜色以及运动轨迹等进行分类与观察,也能够对于复杂的事物,如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等进行细致的记忆和分辨,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孩子在认知方面的能力发展,观察幼儿在进行游戏中对于不同事物的敏感程度以及认知模式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1.2 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成长较为困难的能力,由于语言表达的特殊性,需要孩子首先在头脑中积累较多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才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中进行适当的表达,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与社会经验普遍较低,难以在语言表达上短时间内提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的游戏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行为特点,适当的时候需要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们聆听的状态,并且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积累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式,培养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兴趣和能力,再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差异性的教学和提升,营造出更为和谐的课堂氛围。
1.3 情感深化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类的事情表达出自身的支持与反对,喜欢与讨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感发展能力,能否在游戏中与同龄人互动的时候,对于同龄人之间的行为表达出适当的评价,能否对于游戏情境中的各类现象进行更为丰富情感上的表达,例如部分幼儿能够根据同理心,在面对游戏失败的孩子时能够积极的进行安慰与鼓励,也有部分孩子能够争做领导者,拥有更强大的掌控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的孩子也会出现过于顺服和害羞的特点等,对于不同孩子的差异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发展状况能够进行适当的观察和帮助。
2 通过游戏教学提升幼儿教育的策略
2.1 从兴趣点出发进行适当引导
在幼儿进行游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着重的观察,通过趣味性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在游戏的思考中,同时,孩子的兴趣点不可能在整体的游戏时间中保持持续的高度,因此教师需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对于孩子格外关注和感兴趣的节点进行细致观察,例如部分孩子在看到五颜六色的积木时会对颜色的好奇程度增加,教师可以对幼儿的颜色认知和分类等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更好的将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和识别;或者当部分孩子在进行游戏时对于球类运动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带领孩子们通过球类器材来进行游戏,通过拍球、传球等行为来帮助孩子增强身体的协调程度和身体力量;或者当孩子对于人偶等玩具产生把玩的兴趣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将玩偶想象成为现实中的人物,为孩子提供给玩偶治病、带玩偶上学、给玩偶喂饭等等游戏行为,帮助孩子提升同理心和照顾别人的能力和责任心。
2.2 差异化的观察方式
幼儿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一定的社交活动,通过社交活动的影响,孩子可以在其中认识到性格不同的同龄人,能够在逐渐丰富的社交活动中形成基于自身性格的独特行为方式和认知价值观,因此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实则已经具备了差异化的性格特征和兴趣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游戏行为观察的时候,不能够完全将孩子视作是千篇一律的整体,而是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角度和方式的观察,例如在进行来到超市购物的游戏时,有的孩子会对于价格格外的关注,这时教师就要对于孩子在进行购买时的考虑因素进行观察,实时的进行金钱观的引导和帮助,有的孩子容易在“货比三家”中产生过于纠结的特点,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观察出,并对这类孩子的选择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2.3 观察孩子价值观的建立
对于个体的成长发育来说,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身边事物价值的衡量能够影响一个人在做决定时的不同行为,幼儿阶段的孩子的价值观正处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需要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并积极帮助建立正确的观念,例如在进行找工作的小游戏中,教师要观察孩子对于不同职业是否存在着高低贵贱的区别观念,如果有的话,教师需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和帮助,以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帮助孩子日后的成长。
结束语
如今的社会物质条件抓紧丰富,人们更加注重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三观建立、开始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幼儿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有效的观察,本文首先论述了在进行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时需要确立的目标和原则,即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深化能力进行观察,其次通过结合实践的方式对如何进行幼儿观察进行了论述,即从兴趣点出发进行引导、利用差异化的观察方式以及观察孩子价值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姜娟芳.幼儿园游戏精神的偏离与回归路径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 黄小莲.“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命题背后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