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石化行业质量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估
宋伟全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20327151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实施质量标准化并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质量管理,对于石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众多石化企业纷纷投入数字化转型实践,在质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与质量标准化概述
2.1 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现状
数字化转型在石化行业表现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生产、管理、运营等全流程进行优化升级。目前,部分领先的石化企业已在智能工厂建设、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通过建立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分析的数据驱动与量化分析;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然而,整体而言,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间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
2.2 质量标准化在石化行业的重要性
质量标准化是石化行业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统一、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助于规范生产流程,减少质量波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产品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突破贸易壁垒。在石化产品应用广泛且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的情况下,质量标准化更是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三、石化行业质量标准化实施措施与数字化手段应用
3.1 构建数字化质量标准体系
石化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原有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梳理与优化,建立起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检测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质量标准库。例如,某大型石化企业通过整合内部各部门的质量标准文件,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标准的数字化存储与动态更新,员工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随时查询最新标准,确保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同时,企业还引入标准化管理软件,对质量标准的制定、审批、发布等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标准制定效率与透明度。
3.2 质量数据的数字化采集与分析
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石化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质量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例如,在生产装置上安装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质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的潜在趋势,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如某炼油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某一生产环节的参数波动与产品质量下降存在关联,进而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四、石化行业质量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估
4.1 产品质量提升
通过实施质量标准化与数字化转型,石化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以某大型石化集团为例,在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建立后,产品出厂合格率从 98% 提升至 99.5% 以上,产品抽检合格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部分高端产品的质量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某企业生产的高性能聚乙烯树脂,其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4.2 生产效率提高
数字化手段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波动与次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某炼油厂在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质量监测设备后,生产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非计划停工次数显著减少,装置的年运行时间延长,原油加工量和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同时,质量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反馈,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4.3 成本降低
质量标准化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一方面,通过精准的质量控制,减少了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返工、报废等成本;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数字化质量追溯系统,快速定位质量问题根源,避免了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每年节约生产成本上千万元。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1 数据安全风险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石化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安全挑战。大量质量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存储,增加了数据泄露、篡改的风险。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还可能导致企业商业机密泄露,损害企业声誉。例如,某企业曾遭受网络攻击,部分质量数据被篡改,导致生产出现混乱,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行数据恢复与生产调整。
5.2 技术人才短缺
实施质量标准化与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石化专业知识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石化行业此类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普遍。企业内部员工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有限,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设备与系统的优势。同时,由于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吸引外部优秀数字化人才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六、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石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制度与规范,明确数据访问权限与操作流程。加大数据安全技术投入,采用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保障质量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的安全。同时,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2 加大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在线学习、岗位实践等方式,提升员工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部优秀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七、结论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石化行业通过实施质量标准化,在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面临着数据安全、技术人才短缺和系统集成难度大等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石化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加大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系统集成方案。通过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石化行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更大贡献。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石化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有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薛栋,杜文莉. 面向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工业操作系统浅析[J]. 数字化转型,2025,2(3):62-70.
[2] 高敏,赵恒平,郑冬梅. 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 IT 和 OT 技术融合路径研究[J]. 新型工业化,2024,14(6):80-88.
[3] 刘少鹏,王波,冯璇.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推动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 新型工业化,2024,14(6):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