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杨亚云

乡宁县光华镇中心学校 041000

引言:汉字作为中华文化载体,识字教学构成小学语文教育关键环节,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具重要意义,随着核心素养理念深入教育领域,传统识字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目标需求。探究立足核心素养视角,针对当前低年级识字教学实际问题,探索兴趣驱动与技术赋能两条主要改革路径,旨在转变识字教学范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增强教学实效性,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当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机械记忆现象,教师过分强调识字量达标而忽视理解应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汉字奥秘兴趣,导致识字效率低下且易遗忘。许多课堂仍沿用传统讲解方式,教师讲授、学生抄写、反复默写成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单调枯燥方法使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更为突出问题表现为识字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掌握汉字仅停留表面认知层面,无法灵活运用于阅读写作实践中,识字教学未能与语文其他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课堂评价体系过分关注识字数量考核,轻视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忽略个体差异性未能针对不同学习特点学生提供适切指导与帮助。

教材编排与教学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现行教材中汉字编排序列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规划,未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教学辅助资源匮乏尤其缺少激发学生兴趣互动性教具,多媒体应用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辅助教学。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意识与能力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参与识字教学积极性不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缺乏有效衔接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二、基于学生兴趣激发的识字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学生兴趣激发识字教学策略需围绕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而展开,通过创设情境式教学环境激活学习动力,此类策略强调将汉字学习融入生动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情境教学可借助故事引入、角色扮演、动态展示等方式,让抽象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模仿能力突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互动环节。游戏化识字活动成为重要教学手段,如汉字接龙、部首组合等竞赛性活动能够营造轻松愉悦学习氛围,多感官参与体验式学习对于儿童记忆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方式调动学生感官系统全面参与,建立深层次记忆连接。绘本阅读引导、主题识字活动等方式也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使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天地人》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汉字奇妙之旅主题教学活动。课前准备六个代表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汉字卡片,制作相应图画与实物。课堂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蓝天白云,脚下大地以及教室中人,建立初步感性认识,随后展示天字卡片,讲述古人如何观察天空创造此字,结合投影展示甲骨文演变过程,地字同理让学生脚踏教室地面,感受脚下土地,讲解人字时邀请学生观察同伴站立姿势,发现人字形似人站立形态。进入你我他教学环节组织认识新朋友游戏,学生手持写有我字卡片向同伴介绍自己,对方回应你好,第三位同学则表示他 / 她真棒,通过角色互换体验三个汉字表达关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识字教学方法创新

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创新已成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重要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识字教学注入新活力,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渠道。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汉字形音义,使抽象字符变得生动直观,电子白板等交互设备支持师生即时互动,增强课堂参与度。智能学习软件根据学习数据分析掌握情况,自动调整学习内容难度实现个性化教学,在线资源库整合丰富识字材料,方便师生随时查阅使用,移动学习平台打破课堂界限,延伸学习时空促进家校协同。信息技术应用还应注重适度原则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将传统教学优势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互补效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还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静夜思》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唐诗意境沉浸体验学习活动,课前录制古筝伴奏背景音乐制作月亮升起动画效果,准备床前、明月、低头等关键词多媒体素材。课堂伊始通过大屏幕播放夜空月亮渐渐升起动画,配合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诗歌意境,随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动态呈现,月光洒落地面形成霜状效果强化视觉印象。针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句子,借助体感设备让学生通过抬头动作感应,屏幕即显示圆月图像;低头动作感应则显示家乡景象,实现肢体互动与汉字学习结合。课堂中段使用平板电脑分组学习,学生通过拖拽方式将诗中汉字与对应图像匹配,软件自动评分反馈,识字巩固环节开发唐诗闯关小游戏,学生通过识别诗中汉字获取通关密码层层推进。课后延伸学习中师生共建古诗汉字库云端资源,鼓励学生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在家长协助下继续探索诗中汉字文化内涵,记录学习心得上传分享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生态。

结论: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需要全面系统思考与实践创新。通过分析当前识字教学现状,发现机械记忆、方法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基于兴趣激发策略强调构建趣味情境、引入游戏化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注重多媒体辅助与智能平台应用,拓展教学新路径,这两大策略相辅相成共同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未来识字教学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家校协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幼香 . 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 2024.

[2] 许慧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之我见 [J].文学少年 , 2021(29):0121-0121.

[3] 张暑婉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路径 [J]. 学苑教育 ,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