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细节着手 深入学习

作者

刘志琴

衡东县第五中学 湖南省衡阳市 421400

引言:

伴随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科建设日益健全,素描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素描是使用相对单一的色彩、借助明度变化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方式,是写实绘画的重要基础。在高中开展美术素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绘画能力。

一、高中美术素描教学技巧

1. 训练观察方法

观察是高中美术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学生美术素描作品的呈现结果。学生需要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线条和结构,理解物体的内在关系。注重观察从整体到细节的渐进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不同物体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物体的形状、形态、结构以及比例等基本要素 [1]。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美术素描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利用 3D 模型演示几何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结构,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出发,理解各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利用动态图像模拟旋转的立方体、圆柱体,让学生清晰感知每一面的透视变化,并在不断深入的观察体验中增强对形体美感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 优化构图布局

构图是画面的整体布局,就如同一根链条,将画面的所有绘画元素有机串联,形成统一整体,从而决定画面的呈现形式。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2]。美术素描的构图讲究三七律,也叫“黄金构图法”。在这一构图理念的支持下,教师要告诉学生注意画面的平衡、对比,让学生尝试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方式,以便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构图方式。以湘美版美术课本中《美术与眼睛》这一课为例,教师可提供一组素描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经验确立素描构图。在学生构图期间,教师可指导学生明确构图基本规则与目的,引导学生布局规划。

二、高中素描教学培养审美的方法

1. 借明暗关系,探寻空间美

在美术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明暗关系是美术素描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明暗关系通过表现物体表面受光的影响程度来营造立体感与空间感。这需要让学生理解光源、光线方向以及物体材质等因素。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自身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素描作品明暗关系的表现有影响。借助明暗关系以此来展示空间美,而空间是美术素描中表现立体感的关键 [3]。明暗对比鲜明的素描对象通常能更自然地表现出空间层次,而明暗关系较弱的素描对象则在空间呈现上相对不足。

例如,在湘美版高中美术第六课《历史的风景——美术作品反映历史》的教学中,教材中配有多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时代背景的绘画作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典型历史题材美术作品转化为动态讲解素材,模拟不同历史场景下的光线、氛围和人物情境,再现历史背景与画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意涵与艺术表现手法。此外,教师还可创设真实的光影课堂情境,结合教材中的“单个静物与组合素描练习”,利用可调节的灯光装置照射石膏像、水果等常见素描对象,引导学生现场细致观察光影变化规律,并动手绘制。通过比较多个光源照射下阴影的长度、深浅变化,加强学生对明暗在空间建构中作用的直观感受。在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与明暗表现原理之后,教师可结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以“历史场景再现”为主题的素描创作任务,引导学生从真实历史场景中提取视觉元素,借助光影关系强化画面的空间感和叙事氛围。学生可通过设计光源方向、安排人物与背景构图,表现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情绪与氛围。

2. 运用线条合理构图,展示素描质感美

线条是美术素描最基本的语言元素,是勾勒形体轮廓的工具,也是传递质感、营造独特艺术氛围的媒介。在素描教学中,线条的流畅、刚劲、疏密与粗细都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技法,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美感,进一步展示素描作品中的质感美。素描的质感来源于材质的表现,并与线条的结构、运用方式以及画面的整体构图紧密相关 [4]。学生常常在素描过程中忽视线条的细节刻画,往往只关注线条的轮廓勾勒,而忽略了线条的节奏、力度与变化。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练习,让学生感知线条在表现物体质感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湘美版高中美术教材《第九课:变幻的自然万物——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描绘自然风貌如山石的坚硬、树木的肌理、水面的流动或云层的轻盈时,巧妙运用线条的粗细、方向、疏密与形态变化,精准刻画自然元素的质感与形态特征。这种将线条表现与自然物象结合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形态的多样性与变化规律,也提升了学生在细节表现中的观察力,使其在美术素描创作中更有信心地展现自然的细腻之美。

结束语:

美术素描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承载着造型基础的功能,也渗透着深层次的审美涵养。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细节捕捉、意境营造与艺术语言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未来美术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进一步强化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描摹物象的同时,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深入探索美术素描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拓展审美教育的深度,让素描成为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力的重要媒介。

参考文献:

[1] 陆凯 . 基于笔触技巧的高中美术素描教学方法分析 [J]. 中国制笔 ,2025, (02): 59-60.

[2] 付文华 .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策略研究 [J]. 高考 , 2025, (10): 156-158.

[3] 汤晓靖 . “塑造·空间·整体”理念下高中静物素描教学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 ( 教育与教学 ), 2025, (03): 74-76.

[4] 杨冬 . 高中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教学策略 [J]. 艺术大观 , 2025, (05):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