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杨乃瑛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0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多变,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具备认知能力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以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及负责任决策等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情感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22] 教师职业是一项对情感要求极高的工作,社会情感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暖的课堂氛围,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和社会情感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 21 世纪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正逐渐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实践

(一)美国中小学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实践

职前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情感能力重要性的日益提升,美国各高校积极实施职前社会情感学习(SEL)课程。通过在职前教育中融入 SEL 课程和实践活动,确保每位职前教师都能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应对职业挑战的信心和勇气,还能激发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承诺和热情,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教师,促进其成为“完整的人”。

(二)美国中小学在职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实践

中小学在职教师在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在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学生常常把教师视为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营造一个既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又能促进学业成功的支持性课堂环境,教师必须有效地管理挑战性的学生行为,并在复杂和难以预测的教学环境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对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美国在职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实践不断涌现,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正念的干预项目(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简称 MBIs),另一类是其他社会情感培训。

二、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保障

(一)国家层面:国家支持政策的提出

为推动教师社会情感能力(SEC)的培养,美国政府在《每个孩子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简称 ESSA)中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各州可以通过申请资金,用于教师的社会情感干预、心理弹性训练等项目,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些机制,ESSA 支持各级教育机构在教学和课程中整合社会情感学习,推动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31]

(二)社会层面:社会情感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学校氛围是社会、情感和学术发展的基石,积极的课堂环境对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提供一个安全且支持的学习环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学习学术知识以及社会情感技能、习惯和心态的机会。教师在帮助儿童理解和管理情感、制定应对策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制度层面:教师资格认证的变革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教师资格认证的国家,早在 1825 年,俄亥俄州就建立了全球首个较为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经过近 200 年的发展,美国的教师认证标准不断进行创新和调整,以应对时代和教育需求的变化。进入 21 世纪,随着社会情感学习(SEL)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教师认证标准发生了显著变革。[6] 到 2017 年,所有 50 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都已将SEL 相关内容纳入其教师认证要求中。

三、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我国的启示

(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为了有效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亟需出台清晰、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纲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政策体系。具体来说,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在充分征询各学段学生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制定适应我国教育现状的教师发展政策。首先,应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厘清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和结构,并通过适当举例予以说明,避免概念界定模糊。其次,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针对性地发展教师的社会情感技能,并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最后,应设立专门用于发展教师社会情感知识与技能的专项资金,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给予特别支持。

(二)开展教师社会情感培训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措施加以推动。美国高校通过构建社会情感与决策教学框架为职前阶段的社会情感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反思性教学实践,引导职前教师反思和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通过开展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并将社会情感要素融入学术课程中,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知识与技能;以及在教育实习环节中检验职前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这些实践经验为我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构建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

在借鉴美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经验时,我国应灵活调整,结合自身的教育现状,构建符合国情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体系。例如,可以在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中,明确划分社会情感学习的侧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需求培养相应的社会情感技能。职前培养可以重点发展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基础情绪管理技能;入职培训则可以更关注教师的社交技能与责任感决策的能力;而在职培训则需要强化教师的情感调节、压力管理以及支持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琛玮 . 全球教育“最佳实践”的塑造:社会情感学习在美国发展及溢出的政策网络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 ,2024,44(12):63-75.

[2] 王少勇 , 许世华 , 赵清清 . 美国基础教育社会情感学习的发展历程、实施路径及启示 [J]. 教学与管理 ,2024,(15):95-102.

[3] 沈辉 , 张华军 , 薛旭楠 , 等 . 人文取向的当代西方教师情感研究 [J]. 教育学报 ,2024,20(02):64-76.

[4] 恽佩红, 尹伟. 美国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内涵、模型与策略[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37(02):113-121.

[5]Elias,M.J.,&UNESCO-IBE. (2003). Academic and social-emotionallearning.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Publications Unit, P.O. Box 199, 1211Geneva 20, Switzerland.

[6]UNESCO.(2020). Rethinking Learning: A Review of Social and EmotionalLearning for Education Systems.

[7]National Commission on Social, Emotional & Academic Development(Ed.)(2019). From a nation at risk to a nation at hope. http://nationathope.org/report-from-the-nation.